千呼万唤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上月终于出台,以混合所有制为重头戏。而身处「充分竞争领域」的大型央企中国恒天集团,在改革与转型之路上已先行一步。
在纺织机械行业浸染30多年、被誉为「国资委全球选秀第一人」的恒天董事长张杰,任内把恒天的社会资本比例提升至87%,位居全国央企的前列;他下一步拟把恒天打造为投资控股母公司,类似新加坡淡马锡的模式,实现旗下纺机、地产、汽车等6大业务独立上市。
张杰10月份在香港接受《信报》专访,在他看来,企业的成熟发展须由科技创新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而恒天系近年的资本路径亦正遵循这一逻辑。
探索“淡马锡模式”
恒天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纺机企业,曾拥有恒天立信、经纬纺机、恒天凯马B、恒天天鹅、中国服装及恒天海龙等6家中港上市公司。
随着A股市场去年渐趋炽热, 恒天相继出让恒天天鹅、中国服装两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予民营企业,卖壳回笼资金2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用于反哺新材料等业务转型升级,同时该两家上市公司亦因民企优质业务的注入而焕发活力。
恒天还专门设立了两个资本运作平台:恒天金石投资管理公司和恒天控股公司,前者负责推动内地纺织类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后者位于香港,主要负责国际资产的收购。张杰说:「我们在低的时候会买进,高的时候会卖出,通过资本这个轮子积累利润,来保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恒天已形成纺织机械、纺织贸易、新型纤维材料、商用车及重工机械、文化地产和金融投资6大业务单元,张杰希望未来每个业务板块成为独立子集团,打造恒天纺机、恒天新材料、恒天新能源汽车、恒天地产、恒天金控等6大上市公司,至于集团母公司则作为投资控股公司。他说:「在中央层面实现淡马锡(模式)很难,但在央企的每个集团母公司层面,是可以实现淡马锡模式的。」
上月出台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力推商业类国企整体上市。张杰指出,恒天现有总资产近600亿元。上月集团成功发行了实为优先股概念的永续债60亿元,其股权比例已超过国有资本,就产权角度而言,率先实现母公司的股权多元化。「你们比较关心母公司的整体上市,实际上我们是另外一种上市的方式,永续债在银行间是可以流动的。」
转型前提是先做好本业
张杰引起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始于10年前一场超级选秀。2005年,国资委向全球公开招聘华源集团总裁,当时44岁的张杰从1200多名候选高管中脱颖而出,成为央企首次通过对外招聘任命的正职高管,被外界称为「国资委全球选秀第一人」。
华源集团曾是中国最大的纺织与医药企业,通过连续多年的大举并购,资产规模迅速突破500亿元,但亦导致债台高筑,陷入严重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张杰当年临危受命,组织和推动华源资产重组分拆,其工作成绩获得国资委高度评价,并于2008年功成身退,重返恒天集团担任董事长。
回望任职华源的3年经历,张杰最大的体会是,企业一定要将防范风险摆在突出位置,负债率不要超过70%,最好维持在50%左右。「华源原来这么有名气、这么好的一个企业,一堆光环在脑袋上,突然就变成很痛苦的一个企业,可见整个债务链的安排、扩张的速度和方法是需要考虑的。」
这些理念在后来张杰推动恒天改革与转型时再度体现,上述6家上市公司中,除了经纬纺机,其余5家均在2008至2012年间被恒天收购;但从2013年下半年起,恒天放缓了步伐,将工作重心放在内部整合,并致力于打开母公司的资本通道。他称,恒天集团整体负债率一度超过70%,现时已降至约60%;若撇除未评估资产带来的影响,实际负债率约50%。
此外,张杰认为企业在转型升级、适度多元化的过程中,要先做好本身的主营业务。「多元化的前提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如果恒天不能把纺机做成世界最大最强,那做其他业务都要打问号。」
恒天近年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将传统纺机按照德国「工业4.0」理念,制造出全流程智能化的棉纺成套设备,所以在目前全球纺机业订单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恒天旗下产品反而供不应求,单种产品市占率通常超过30%,有些甚至超过50%,而在全球纺机业的整体市占率亦达15%。
新能源汽车上市首选香港
以纺织机为主业的恒天集团,近年积极拓展汽车业务,令人联想到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公司,早年也是以纺织机起家。张杰表示,恒天会学习丰田精益求精的制造及管理,目标是跻身全球成功的汽车企业行列。
但他强调,恒天和丰田的汽车业务存在差异:丰田出品的家庭房车领先全球,而恒天将侧重新能源商用汽车领域,「有人说恒天要做中国的丰田,我说这个话不全面;恒天不做丰田,要学丰田」。
「纺机大王」跨界涉足汽车业务,对制造业的深刻理解成为致胜关键之一。张杰说:「汽车这种产品,不是说光有概念就行;若不把安全性、驾驶性等做好,老百姓是不认可的;做好一种产品要理解,而我们对制造业的理解更强。」张杰指出,纺织机械在精密制造业中难度最高,其实比汽车还难得多。
目前恒天旗下汽车业务整体年收入约60亿元(人民币),跟纺机业务的70多亿元基本相若。其中,普通汽车业务归属凯马B股,而新能源汽车业务则希望未来3年内上市。
张杰透露初步想法:新能源汽车的上市地点优先选择香港,他认为香港资本市场对新能源的认识和长远支持,可能会比A股更好,估计系内新能源汽车的年收入可由目前20亿元,3年内增至100亿元。
明年出版《父与女诗歌散文集》
内地「新三届」(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的前3届,即1977年、1978年及1979年)的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因当时录取率低至不足5%,很多人后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出生于1961年的张杰,1979年考入大学,正是「新三届」中的一员。
回忆当年选择入读中国纺织大学的化纤专业,张杰说其实是「阴差阳错」,因当时社会流行的观点是「读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高考结束后,他就围绕数理化选择专业,曾填报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高校,但最终录取的学校和专业却是最后一个志愿。张杰笑言:「化纤算工科,当时应该不考工科,也许可以考到更好的学校。」
六十后的张杰堪称文武双全。「武艺」方面,他运动天赋极佳,从小学至大学都是学校篮球队队员,能做前锋亦可负责后卫。投身工作一直至去年,还坚持打篮球,每年在恒天的职工业余篮球赛中担任集团本部的主力队员,投球命中率达40%至50%,后来不再上场是由于伤患,「去年打球被我们(公司)的一个小伙子撞了,肋骨疼了半年,不敢打了,这小子太猛」——八卦一下,很想知道这个顶撞张董的“小伙子”是谁?后生可畏啊,谁知道给我留言哈~
此外,他亦精于厨艺,一小时内能做好4道安徽家乡菜。
文采方面,本身不是左撇子的张杰,练就了左右手齐写毛笔字的技能(编者注:在央企做大事需要这种多管齐下的平衡能力);平时也喜爱赋词作诗,抒发情感。例如在深秋的莫斯科,他信手拈来一首优美诗句:
天净云洁弯月明,
秋色浓浓欧陆情。
只知郊外晚上曲,
不晓城中晨曦奇。
红墙记忆海燕声,
静静顿河潜入梦。
钢铁炼成国不在,
生活只骗流泪人。
张杰的九十后女儿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化学系,也遗传了他的好文笔,跟父亲一样爱写诗,目前正从事电视剧本的创作。
张杰计划明年出一本诗集,作为给女儿的结婚礼物,名字就叫《父与女诗歌散文集》。(太有爱了!在文帅看来,这该是父亲送给女儿最好的结婚礼物了,因文帅也是一枚文青,跪求张董诗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