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1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2014年服装行业百强名单公布 分析称常态下百强仍需坚守主业

 发布时间:2015-07-27 00:00  来源:

  7月16日,中国服装协会正式发布“2014年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兼产业部主任杨晓东主持。

  2014年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评定沿用往年评选方式,根据“会员参与、自愿申报”的原则,分别对“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销售利润率”三项指标进行排序。全国共有127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浙江31家、江苏30家、山东17家、广东12家、北京6家、陕西5家、四川河南福建各4家、湖南3家、上海2家、江西、湖北、河北、辽宁、重庆、云南、吉林、山西、安徽各1家。

  “百强企业”代表了中国服装企业发展的最高水平。作为中国服装行业的领军企业群体,2014年“百强企业”合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03.15亿元,同比提高6.83%,约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24.57%;合计实现利润总额422.05亿元,同比提高4.66%,约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35.44%;平均销售利润率11.48%,较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高出约5.47个百分点。显示行业优秀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运行效率和盈利能力明显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但是,受国内外经济不稳定、市场需求不振、行业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4年“百强企业”的部分指标出现明显下降。     

  从具体指标来看,2014年“百强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销售利润率”三项指标的下限较2013年“百强企业”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其中,2014年“百强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指标下限同比下降31.83%;利润总额指标下限同比下降39.66%;平均销售利润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显示整个服装行业进入困难加大、压力加剧的时期。

  对比最近两个年度的“百强企业”数据可以发现,2014年“百强企业”前10名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分别比2013年“百强企业”前10名提高12.53%和14.51%;第11名至第50名企业增势较弱,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5.24%和2.64%;之后部分企业呈现负增长。

  冯德虎认为,从销售利润率来看,在服装行业整体困难时期,“百强”中的品牌企业依靠产品研发与新商业模式创新,率先积极调整,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和较高的运营效率。

  “百强企业”中表现亮眼的是女装品牌企业,特别是部分新锐女装品牌。它们专注于产品设计,用产品赢得市场,夯实基础,深耕渠道建设,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和其品牌形象与定位相吻合;童装企业整体有所上升,利润总额和利润率提升较快,表明当前童装板块也是一大亮点;男装企业进入盘整期,更多企业表现稳健,利润率和利润总额保持在较好水平,但是也有部分传统品牌企业市场份额下降,调整趋势明显;出口加工型企业保持稳健,利润稳定,对行业的发展形成稳定的支撑;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品牌企业依靠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持企业高效运转;也有一些品牌从传统加工型企业向自主品牌研发、服装的文化创意方向转型取得较好的效果。

  记者手记:新常态下百强仍需坚守主业  

  2014年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下发,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毫无悬念依旧占据“产品销售收入”百强企业榜首位置,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利润总额”百强企业榜首,深圳玛丝菲尔时装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销售利润率”百强企业榜首。从名单来看,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这五省的服装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超7成以上,河南、河北、辽宁、重庆、云南涌现出了一批新生力量。对于正处于新常态下的服装行业来说,这份榜单带来的鼓励和肯定的意义重大。

  入选百强企业,不是一个简单的筛选结果。入选企业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在其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一些企业或许真正地警觉了起来,并意识到,虽然从规模、实力上依然强大,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些借助科技、创意、资本等助力器的后起之秀正在奋力追赶,令老牌企业感受到了一股压力。如何提高资金效率,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规模,成为企业关注的问题。

  不同于以往,百强企业各个梯队间的差距和分化日益明显。此外,一些企业从百强名单消失,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整个服装行业应该好好反思。

  在冯德虎看来,首先,企业应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近年来倒闭的企业多半是不重视服装主业造成的;其次,企业应该积极融入新常态,抓住产业链要素,依托自身强项,利用“产业+互联网”的模式,整合资源,带动企业良性发展;再者,企业应该树立信心,执着于服装行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女装企业、童装企业,还是男装企业、出口加工型企业等,都在通过各种方法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来突破原有的桎梏,将转型升级的道路越拓越宽,但这毕竟仍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不管百强名单选取什么样的指标来综合评定,在消费者心中,最吻合大众消费心理的品牌企业,可能最适合入围百强企业。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