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连续三个季度下跌之后,新加坡商业信心开始出现回稳的迹象,但商业信心仍然处于这两年来的低位。
新加坡商务信贷资料中心(Singapore Commercial Credit Bureau)的第二季商业乐观指数(Business Optimism Index)从第一季的正1.11个百分点上升到正9.0个百分点,不过,与一年前同季比较,整体商业信心显著下跌,去年第二季的指数是正22.66个百分点。
该资料中心每个季度对200个商家展开六个方面的调查,了解企业认为净利、销量、售价、聘雇、库存量和新订单会否增加、减少或维持不变,再从乐观者与悲观者占比的差距计算出乐观指数。
它昨日在调查报告中指出,虽然商业信心有所回稳,但指数仍然是2013年第二季以来的第二低。
新加坡商务信贷资料中心总裁谢慧卿表示:“在三个季度的持续下跌之后,我们终于看到商业乐观情绪扭转下跌势头。虽然这个迹象令人安慰,但本地企业还没有恢复一年前的信心水平,当时的商业乐观指数远高于正10个百分点。除了金融和服务业之外,其他行业的商业乐观情绪的改善微乎其微。由于企业须应对外部逆风和国内经济改革造成的摩擦,我们预期接下来的几个月,商业情绪将继续维持谨慎乐观。”
她说:“企业不能继续依赖传统的商业模式,而须重新思考它们的增长策略,以增强竞争力同时确保可持续性。这不再只是管理成本,而是专注于创造需求,这能为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公司扩大营收来源。最近公布的2015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出的一些计划,可推动本地公司进一步创新和使业务国际化。”
根据该资料中心,六个指标当中,有四个在第二季维持在扩张区,第一季时只有三个指标是处在扩张区;去年第二季时,所有六个指标都处在扩张区。
在第一季大跌之后,商家的销量和净利乐观指数都在第二季回弹。销量乐观指数从第一季的负5.71个百分点上升至第二季的正15个百分点。净利乐观指数也同样从第一季的负5个百分点,升至正23.57个百分点。不过,同比来说,这两个指标都下跌了。去年第二季的销量乐观指数是正45.26个百分点,净利则是正42.34个百分点。
另外,库存量的乐观指数在本季度收缩,从第一季的正1.43个百分点,跌至负3.57个百分点;去年第二季的库存水平是正1.46个百分点。
在连续两个月的停滞不前之后,售价继续面对和缓的跌幅,乐观指数从第一季的正4.29个百分点,跌至正2.86个百分点。同比方面的跌幅更为显著,去年第二季是正8.76个百分点。聘雇情绪也从第一季的正12.14个百分点,下跌至正10.00个百分点;去年第二季的聘雇乐观指数是正13.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