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六发布8月工业投资和零售数据,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创下近六年低点。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团队发布报告认为,政府料仍将保持“定力”,采用大幅刺激的可能性仍不高,但增加定向刺激的可能性在上升。
报告称,8月份数据总体情况差于市场预期,尤其是工业增加值令人大跌眼镜。初步估计,三季度GDP有可能降至较为接近7%的水平。
不过中金认为在货币政策方面,全面降息降准仍不是首选政策,重启逆回购以及再度定向降准未来一段时间有可能使用。未来一两周是观察央行货币政策态度的最佳窗口。
中金并表示,对于债市而言,目前来自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风险都几乎不存在,主要的风险仍是流动性冲击和银行自营配置需求不强。若货币政策未来一两周有较为明显的放松,例如重启逆回购且较大幅度下调发行利率、较大规模的定向降准或者全面降准,那么短端利率在央行引导下进一步下行会带来中长端利率的一定下行,但若无那么明显的放松,那么短端利率不动则仍会制约整体利率的下行。建议在风险不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回补部分中长期债券进行央行期权的博弈。
**工业增加值创09年以来最低点**
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7月的9%大幅回落,大幅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8.7%,也低于中金预期的8.3%,季调环比折年率仅2.4%,季调同比增速为8.2%。
工业增加值超预期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房地产市场继续大幅下行,导致中上游行业增长动能持续萎缩;二是财政和基建等政策刺激短期退出,房地产下行缺少支撑力量,加大工业经济环比降幅;三是临时性因素,去年8月温度异常高而今年8月温度异常低,叠加去年同期工业环比动能高,高基数因素和环比萎缩共同导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大幅回落。
分企业类别看,国有及其控股企业增速从7月的5.8%降至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速从7月的6.3%降至3.8%,主要类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步回落,国有企业降幅略低。
分行业类别看,非金属矿物从7月的10.2%降至8.9%,黑色金属7月的5.2%降至3.5%,有色金属从7月的12.9%降至11.1%,汽车制造从7月的12.8%降至8.5%,通用设备从7月的11.9%降至9.8%,专用设备从7月的8.9%降至6.6%,工业下游降幅超过上游,这可能是房地产市场低迷进一步传导至下游行业的表现。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导致融资需求萎缩**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5%,较1-7月的17%快速回落,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6.9%,也低于预期的17%,当月同比增长13.3%,季调环比折年增速15.8%。从主要分项看,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均大幅回落,反映工业环比动能减弱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意愿继续下降。
从分项看,首先,房地产开发投资从7月当月的11.9%大幅降至9.9%,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走低。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继续大幅回落,销售价格继续调整,商品房投资增速继续低迷。不过,我们认为四季度房地产市场继续深度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随着按揭贷款和限购等政策放松,以及房价调整预期逐步兑现,前期累计需求有望得到部分释放,房地产市场边际企稳的可能性大;另一方面,7月以来房屋新开工面积出现反弹,叠加高基数影响减弱,以及保障房投资可能提速,房地产投资有望实现企稳。
其次,基建投资从7月当月的21.6%大幅降至16.3%。基建投资大幅回落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政策刺激短期退出,基建投资力度有所减弱;二是社会融资尤其是非标融资放缓,资金来源受限;三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导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大幅回落,拖累基建投资增速。由于短期经济下行幅度较大,预计未来基建投资支持力度将加大,我们维持基建投资单月增速保持在20%-25%的判断。
再者,制造业投资从7月当月的13.8%降至11%,主要原因是需求疲软和基数较高。我们维持前期对制造业投资的基本观点,认为制造业投资继续受制于需求偏弱和总体产能利用率偏低的掣肘,未来制造业投资能否提速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市场能否回暖。我们目前的判断是房地产市场可能实现边际改善,但短期大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制造业投资总体仍是低位企稳的格局。
**消费保持平稳**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11.9%,与我们此前预期的11.8%基本一致。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6%,较7月份的10.5%略回升,显示消费仍平稳增长。
从分项数据来看,民生相关消费,如粮油食品、衣服鞋帽、化妆品、日用品等消费增速基本保持稳定,无超预期变化。这几个分项过去几个月的同比增速一直比较平稳,是整体消费保持稳定的重要支撑。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家电、家具和建筑装潢材料的同比增速小幅回落,主要受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的影响。
主要的向下拖累主要是汽车及石油制品消费。我们在8月份数据预测中分析过,7月22日和8月19日发改委下调成品油价格,其影响在8月集中显现,会导致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名义增速回落。而汽车消费来看,从乘联会高频数据显示8月份汽车销量有所放缓(可能与全国更多城市开始采取限购以及政府约束三公消费限制公车购买等因素有关)。汽车消费放缓对汽车产量放缓也有影响。而增长较快的仍是通讯器材,8月份增速保持在30%以上。
总体来看,居民主导的日常消费保持平稳,但政府反腐和约束三公消费的影响仍在,高端消费疲弱,总体消费增速未来可能仍是窄幅震荡。
**政策再次来到十字路口**
8月份经济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有放缓,此前较为重要的支撑因素--政府支出在8月份也有所放缓,8月份财政支出增速回落至6.2%的单位数增长。主要的亮点则是外需较好带动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推动净出口贡献上升。
中国经济和政策再次来到十字路口。次贷危机后的几年,中国内部大幅加杠杆拯救了世界,这一次,中国希望老外加杠杆来拯救中国并不为过(铁路外交以及在地缘政治中尽量保持中立都贯彻了这一思路)。但仅靠老外加杠杆可能依然不够,未来在企业和地方政府杠杆难以有效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加杠杆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而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是全球央行中最大,指望中国央行大量“印钞”,进一步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来推动经济也不太现实,而且如果积极的货币政策没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以配合也意义不大。
中国政府是否有决心“壮士断腕”,与过往的老的刺激模式告别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重点。9月份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月,因为无论是经济数据还是金融数据都足够差甚至可能是超预期的差,因此是检验政府定力的最好时机。但从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的官方发布的点评来看,政府并不因为8月份数据向下大幅波动而感到惊慌,反而是认为在新常态下受各种因素叠加的影响,这种数据异常难免,不建议对单月数据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