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珙县孝儿镇倾力打造“巴蜀蚕桑第一镇”

 发布时间:2014-07-10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核心提示:近年来,珙县孝儿镇党委、政府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智力化蚕农、抓好综合开发等举措,强势推进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宜丘陵山区发展、能有效降低市场风险、让农民持续增收的特色富民产业发展路子,倾力打造“巴蜀蚕桑第一镇”。
  “头季养了17张蚕,有3万多元收入,一年养蚕收入有10多万元。”近日,记者在珙县孝儿镇波浪社区采访时看到,2组村民陈均华正组织工人给小蚕共育室消毒,为养夏蚕作准备。他告诉记者,除了养蚕有收入外,经营小蚕共育室一年有3万多元收入,在桑园间种红苕、豆子及养鸡还有一些收入。
  孝儿镇是四川省蚕桑产业规模最大的镇,每年该镇的发种量、产茧量占珙县全县的三分之一多。孝儿镇农民已经习惯了栽桑养蚕,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这项适宜当地发展的传统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且实实在在地抓,不断探索、创新搞好桑园综合开发,做大做强蚕桑产业,让农民增收有了保障。
  该镇在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中,重视通过政策扶持壮大产业集群效应,并以科技支撑来实现产业整体提升,使农户蚕桑业的收益多元化,从而增强了该产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让农户的收入在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得到保障。
  “今年波浪、桐梓、宝兴、太平几个村的农户生产了6.5万公斤蚕茧,尽管近年春茧的价格比去年有所下降,但农户的单产提高了,收入与去年依旧持平。”宝山茧站站长梅兴红告诉记者,养蚕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使农户增收有了保障。
  近年来,孝儿镇狠抓工厂化共育室和标准化蚕房建设,大力推广省力化蚕台建设和自动上簇等先进生产技术,使农户生产蚕茧的单产和质量提高。同时搞好蚕桑规划,全面推进产业带建设,建设成片示范桑园4处,集中成片栽桑1760亩,放田栽桑800亩。
  波浪社区辖8个村民小组建有农村经济循环经济园区,其中桑园面积有3000多亩,建有工厂化示范大蚕房一座,养蚕大户都有室外养蚕大棚。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德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桑园可养一盒蚕,一年可养4盒蚕,农户全年蚕茧收入有5000多元;桑园一年可分别间种其它经济作物,间种紫薯,每亩可产1000斤紫薯,有1000元收入;间种黑豆亩产量300斤,产值700元左右;间种黑花生亩产量200斤,产值1100元左右。此外,每亩每年可至少产枝条3000斤,可用作食用菌的原料。
  “我们今年已在桑园发展了50亩杭白菊,预计每亩产干花的收益有3000元左右;下半年准备再在桑园发展大头菜、芽菜种植。”罗德金告诉记者,除在桑园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外,村民们正在探索放养土鸡。
  为让农户实现持续增收,孝儿镇还高度重视桑园综合开发,仅去年就建设桑园综合开发社30个,示范户1369户。桑园套种黑五类经济作物面积15000亩,实现产值3200万元;蚕沙销售500吨,实现收入100万元;新建桑枝条食用菌示范基地5个带动蚕农105户,装袋50万袋,实现产值500万元。
  对像陈均华这样的养蚕大户,孝儿镇积极引导他们发展以蚕桑业为主的家庭农场。“我们桑园面积已经具备了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的条件,镇党委、政府正在谋划充分利用桑树枝条,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孝儿镇党委书记杨勇对记者说。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