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贸易逆差达229.8亿美元。海关总署在周末公布了2月的外贸数据,当月我国出口出现大幅的下滑,并导致出现少有的229.8亿美元贸易逆差。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总值为6335.7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部分为3212.3亿美元,同比-1.6%;而进口部分为3123.4亿美元,同比10%;贸易顺差88.9亿美元,大幅收窄了79.1%。但从2月份单月数据分析,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4.8%。其中,出口大幅下降了18.1%;进口增长10.1%;贸易出现了逆差229.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顺差148亿美元。
2月份的单月出口表现同比增速为-18.1%。与1月的双位数增长有相当大的差异,我们认为主要存在四方面的因素:①、由于2月的春节假期错位的影响,令本就疲弱的出口表现雪上加霜,从出口商及制造商们的习惯,往往在春节假期之前就完成发货和收款,因而造成1月或2月的数据有异常波动;②、年初美国由于严寒令经济活动趋于放缓,导致了美国市场的需求出现了暂时的回落,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冲击;③、去年同期我国外贸出现热钱套利的操作,因而受到高基数的拖累,对今年2月的出口形成了较大的压制;④、同样,在今年1月人民币大幅升值至历史的最高。引发套利热钱的再度流入,引发央行默许人民币贬值打击套利资金,因而2月在贬值的压力下,热钱流入迅速减少,也令2月的出口呈现跳水。
进口数据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表现强劲。我们认为,与出口的状况不同,企业往往为了节后能尽早开工,并能为生产经营做好准备,因而就进口而言,这方面的工业活动并没有因为过春节而有所放缓。
但出口的活动反而会提前在节前完成。这种反差就很容易造成在统计上的较大差异。同时在年初的阶段,进口增加了一定的活跃性,也有热钱进行通过进口大宗商品进行融资套利活动所造成。我们注意到,年初以来,沿海主要港口出现大量的包括铁矿石、钢材和铜材等矿产的进口,进口增长较高,但与相关下游疲弱的工业需求形成强烈反差,因而不排除进口商的投机性融资行为。
二季度我国外贸表现有望回归常态。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外贸的发展目标较去年调降了0.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这里表达了两层含义:其一,对海外经济的复苏表现,仍有一定的反复的预期,加上对国际地缘政治事件等性不确定性因素,仍抱有防御性的态度;其二,我国今年的经济活力仍较为疲弱,因而对于我国的进口表现会有所影响。因而结构调整,在短期内可能使经济增长仍表现出一定的压力。不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继续发挥作用,为我国未来出口保持增长创造了条件。预期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的明朗,二季度后我国进出口表现有望会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