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报]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摘要
发布时间:2014-03-05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周三向“两会”提交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的报告,提出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以下为报告摘要:
**主要目标**
--保持经济合理增长。GDP增长7.5%左右。统筹考虑抓改革、促调整、惠民生、防风险等各方面因素。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速度不宜定得过高。7.5%左右是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弹性的、引导性的。
--注重提质增效升级。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单位GDP能耗下降3.9%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决不能以牺牲结构和资源为代价换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考虑了各方面涨价因素和人民承受能力,为推进改革和调整留出一定空间。
--突出民生优先。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480万套以上,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5%左右,服务贸易发展加快;对外投资持续扩大,利用外资总量保持稳定,结构优化;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政策效应的继续发挥。
**主要任务和措施**
--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拟安排全国财政赤字1.35万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500亿元,赤字率为2.1%。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13%左右。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作,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加强对信贷、债券、理财、同业和信托等业务的风险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治大规模资本异常流动对经济和金融运行造成大的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深化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研究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
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推动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农村体制改革。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征地制度,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着力扩大内需
充分发掘消费潜力。中国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4.5%。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
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中国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7.5%。释放民间投资潜力,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抓好重点项目。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预计2014年粮食总产量5.5亿吨以上。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扩大农业补贴资金规模,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推进新型城镇化
2014年全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预计分别达到54.6%和37.1%。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对策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重点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优化沿海、沿边和内陆地区产业布局,推动城市高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推动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着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坚决遏制新增违规产能,多策并举优化存量产能;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预期达到2.17%。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以及成果应用,整合设立国家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租赁、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等重点行业。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预期增长8.3%。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循环经济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整顿矿业开发秩序,发展绿色矿业,开展海水淡化试点示范。
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力度,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就业税收扶持政策,抓好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基本住房问题,继续开展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运行,落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