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2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零售企业出现更名热 借机变革创新强化品牌

 发布时间:2013-07-0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很多经常逛西单的朋友们最近发现,熙熙攘攘的人潮中,不时出现手提蓝色购物袋,上面白色大字赫然写着“汉光百货”的人们,而以往熟悉的绿色中友百货购物袋则永远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中友百货”更名“汉光百货”  扶持本土品牌差异化竞争
   
  6月16日,在西单商圈自1999年开业至今,原北京中友百货宣布正式更名为“汉光百货”。自此,屹立14年的“中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此举难免让“中友百货”多年经营的品牌知名度将在未来的传播中大打折扣,但其14年间建立的品牌调性,在大多数人眼中是难以磨灭的。
   
  为何改名为汉光百货?早在2001年,来京开发中友百货的台湾团队就已全部撤出,商场由其前任董事长王汉光接手,但仍沿用了台湾“中友”的商标。随着商标授权即将到期,公司决定不再续用“中友”商标,正式更名“汉光百货”,以纪念已故创始人王汉光先生,力求将他诚实经营的精神传承下去,商场以提供丰富的商品、策划充满新意的活动、营造活跃的氛围作为经营的根本,努力打造让顾客满意、信赖的百货品牌,这也是王汉光先生一直所主张的。
   
  改名只是个开始,汉光百货副总经理浦嘉嘉表示,以改名为契机,今年下半年开始,汉光百货将进行装修翻新和楼层调整,同时增强本土化。在业内人士看来,西单大悦城建立后,中友、君太两家百货店一直试图突破同质化竞争,改变靠折扣为生的运营模式。此前,君太百货率先改变,通过引入众多潮流品牌,逐渐与相邻的西单大悦城定位统一。不久后,汉光百货则会减少潮流品牌,加大对男士、儿童等业态的投入,扶植本土设计师品牌,同时开发自有品牌,为长远的差异化发展打基础,实现与商圈内其他项目的差异化经营。
   
  “缺少个性、定位模糊的品牌固然难以生存,但过分追求标新立异而忽略穿着者感受同样不会受到追捧。浦嘉嘉表示,目前大部分设计师品牌由于规模小成本高,价位并不便宜,但其实在设计和用料上一点不输国际二线品牌。“我们对这些朝气蓬勃的本土品牌的未来充满信心。”汉光百货已聘请国外知名设计公司对百货进行整体规划,下半年起会逐步开始卖场装修翻新,扩大顾客休息区域,全面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

  多家商企更名突破单一业态 迎接零售业新特性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协会统计的81家大中型百货零售企业2012年销售总额2282.7亿元,同比增长仅8.92%。对比2006年至2011年百货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16.5%的增长率,2012年全国百货零售业增速下滑明显。其中,连锁企业续约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人工成本平均上涨15%。这对净利润率平均水平在2%-3%的零售业而言,确实是极大的挑战。此外,电商等外部业态对传统百货的冲击与挑战也更为加剧和显现。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表示,当整体经济转入减速周期,行业发展相应放缓也是必然,同时多种因素叠加下,百货企业的获利空间必然不断被侵蚀。
   
  在此背景下,不少零售企业都以改名为契机,强化品牌形象和自身差异化优势。在中友百货更名之前,北京另一家地标性零售企业三里屯Village正式更名为三里屯太古里,与太古汇、太古城的名称进行了统一。对此,中购联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太古地产就像一个“金字招牌”,凭借在英国、中国香港等地的丰富运营经验以及对商户的人性化管理,太古地产旗下商业项目一直都保持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随着太古地产挥师北上大举进军内地市场,“太古”这一品牌的驱动力愈发被重视。同样为了增加品牌认知度的还有原万千百货,2012年7月25日,万达集团在北京宣布,万千百货更名为万达百货。万达百货总经理丁遥表示,在经营过程中,感觉到消费者、供应商更趋向于对万达广场的统一认知,统一名称有助于减少市场对万千百货的认知难度,同时也便于整合万达旗下资源。据了解,万千百货这两年的扩张是极为快速的,基本以每年15家的开店速度布局全国。今年之前,其用于开店扩张的资金有10个亿,全部来源于万达集团。今年以后,万达百货的扩张要靠自己的运营体系来支持发展。按照新的品牌战略,万达百货门店的定位将结合各地市场特色,分为高端、精致、时尚及社区生活四种店态形式。
   
  此外,还有银泰百货于今年3月20日更名为“银泰商业集团”。与其他百货商场不同,在电商的猛烈攻势下,传统零售业的销售增幅明显下滑,甚至亏损的大背景下,银泰商业无论在百货业、购物中心行业,还是电商领域都表现不俗。银泰方面表示,改名完成后将分为百货业、购物中心、电子商务三个主要事业部,其中主营业务将向商业地产倾斜。“传统百货、购物中心、电商平台是未来银泰发展的‘三驾马车’,虽然目前传统百货业的占比最多,但是购物中心和电商平台发展迅速,今后我们期望三驾马车同时发展,理想占比为1:1:1。”更名后的银泰商业集团董事长沈国军透露,接下来银泰商业将重点发展购物中心和电商模式。
   
  对于零售企业的集体更名,正见品牌研究中心总监林一凡表示,传统零售企业的名字往往被烙上时代烙印。如早期百货企业的命名,基本上遵循“地名+百货/商场”或“地名+数字+百货/商场”的规律,随着国内零售业的迅猛发展和外资零售商的不断涌入,单一业态渐渐发展为多业态、单一业务逐渐拓展为多元业务、单体商超企业也逐步壮大,成为集团化零售商。在这样的商业背景下,“百货”、“超市”、“商场”、“电器”等词汇已经不足以承载公司全新的业务特性。从近期频繁的更名现象看来,企业对品牌的塑造意愿已经空前高涨,公司更名通常是在释放战略信号。很多零售企业普遍存在“重经营轻战略”、“重服务轻品牌”的问题。而现在的零售业是最应该发生变革的行业,也是最容易发生变革的行业。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