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5月制造业PMI上升至50.8,高于预期的50.1
* PMI半数分项仍在荣枯线下方,就业已连续一年低于50
* 经营预期指数下降,中小企业困难重重
购进价格和生产等指数回升,推动中国5月官方制造业PMI升至过去一年来的次高水准,表明企业活动回稳。但PMI分项指数中有半数仍处在荣枯线下方,尤其就业指数已经连续一年在低于50徘徊,都暗示着经济增长仍面临相当的不确定因素。
“5月份PMI指数小幅回升,PMI各组成指数总体平稳,表明经济回稳的态势趋于明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评价称,“购进价格指数明显提高,预示市场预期好转,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提高,说明补充库存的活动仍在继续。”
他并指出,中部地区PMI指数低于50的临界值,表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活动正在区域间拓展,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开始加大。“预计经济转型的影响未来将继续显露,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不容忽视,”他说。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六联合公布,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5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0.8,为去年4月以来次高位,最高值是今年3月创下的50.9;其中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升幅最大,从上月的40.1升至45.1。
此前受汇丰中国制造业5月PMI初值降至七个月最低位,助燃悲观情绪推动,路透访问分析师原本预计5月官方数据将落在50.1;上月数据为50.6。
下表为各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
2013年 |
2012年 | |||||||||||
|
5月 |
4月 |
3月 |
2月 |
1月 |
12月 |
11月 |
10月 |
9月 |
8月 |
7月 |
6月 |
5月 |
PMI(%) |
50.8 |
50.6 |
50.9 |
50.1 |
50.4 |
50.6 |
50.6 |
50.2 |
49.8 |
49.2 |
50.1 |
50.2 |
50.4 |
由于统计方法和调查样本侧重点不同,中国官方数据和汇丰PMI走势通常会有背离。此前出炉的汇丰中国5月制造业PMI初值续降至49.6,创七个月最低位,主要是受内需疲软加上海外经济复苏反复影响。汇丰定于下周一(6月3日)公布终值数据。
不过官方PMI分项显示,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1,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PMI和更加侧重中小企业的汇丰数据走势一致,凸显目前中小企业经营仍面临重重困难。
而且,从物流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新闻稿可以看出,制造业PMI项下的12个分项指数中,有一半仍然处在50下方,尤其就业分项指数已经连续一年在50下方徘徊,就业形势亦难言乐观。
购进价格指数虽然升幅最大,但仍然在临界点下方的萎缩区域;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3,比上月回落3.0个百分点,亦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有所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已经再度调降中国今年成长率预估至7.75%,同时并称若实际增速低于其预测,建议中国采取财政刺激政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中国今年重点推进改革更多是为了中长期经济的平稳增长,而短期内需要支付一定改革成本。“当前经济弱势但不悲观,只要持续稳步推进有效改革,国内经济仍有望实现转型升级,”该行在最新报告中称。
交行认为未来政策重心可放在放活微观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工作力度,还要加快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进度,并通过加快收入分配改革、个人所得税减免等举措,努力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