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8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环保消费理念须加强--化纤业:再生纤维制品亟待得认同和追捧

 发布时间:2013-05-0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在采访中,很多化纤企业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导和改变大众的消费理念。生产不同品种的化纤企业对此有着不同的诉求。来自功能型纤维的企业说,要改变大众将化纤归类于低端纺织原料的印象;锦纶企业说,国内消费者还未完全认识到锦纶的优异性能,下游市场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打开;再生化纤企业更是认为国内环保消费理念亟须加强,再生纤维制品应得到国内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和追捧。
  纺织下游企业离消费者最近,对市场需求的感受也最深。这些企业如果不了解上游原料的变化,会导致我国化纤产业与消费者之间出现“交流”上的断层。消费在需求选择上多是盲目的,大众只会接受已有的产品,并不能去想象未知的种类。举个例子:化纤行业的无染纤维在生产时就加入了着色的母粒或母液,不需要后续再染色,既节能又环保,还避免了掉色褪色。可这种纤维在国内的销售并不乐观。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这样的环保型彩艳涤纶丝,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企业的产品多为外销,内销企业也多用此产品加工生产纺织品后再出口,国内市场很难打开。
  一些化纤企业反映,国内下游企业一味强调纺织原料价格要低,轻视原料的多样性与功能性,大众消费者就不能深入了解和熟知某种新纤维的性能,更不要说会购买。纺织终端生产企业未能向大众传递我国化纤的新面貌与新变化,导致终端消费者对于纤维需求的多样化不明显。终端没有明显的积极市场反馈,最终导致化纤行业的创新动力不足。
  其实,新型化纤并不一定就比传统化纤贵。还以上述无染涤纶丝为例,企业算了笔账:假如无染涤纶丝1.3万元/吨,常规纱线1.1万元/吨,无染产品已经上色,而常规纱线还需染色和产品周转等费用,加起来也会多出2000元,新产品也会有价格优势。
  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认为我国化纤目前在全球数一数二。两个主要事实支持其论断:一是我国目前化纤产业规模全球最大,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超过60%;二是化纤出口超过240万吨,约占全球贸易量的40%,且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端小平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家国内面料生产企业曾经为找一款新型纤维而求助国外化纤企业,而他不知道的是,国内已经有能够生产这种纤维品种的化纤企业,而且价格更低。国内下游企业不主动了解化纤行业的发展成果,才造成了舍近求远的局面。
  回到文章开头提及的几个需要修正或者普及的消费理念。
  第一,化纤不是低端原料的代名词。例如,盛虹股份研发的阳涤复合、中空保暖、吸湿快干等系列产品以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功能性和高档化服装。“超仿棉”系列产品兼具了棉与涤纶的优良特性,并改进了各自的缺点,既有棉花吸湿亲肤、柔软保暖等性能,还具备涤纶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色牢度,同时还可实现透汗速干、抗静电、抗起毛起球等或阻燃、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终端企业向大众强调功能性化纤的差异与优势,才能使化纤分门别类地深入人心。
  第二,锦纶纤维本身具备的重量轻、易染色、高弹性及耐磨损、抗撕裂、耐水性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运动内衣、运动服、风雨衣、冲锋衣、速干衣、防寒服、户外帐篷、睡袋、登山包及户外折叠桌椅等领域。锦纶66也被国外用来制作高档内衣,而在国内还多用于工业领域。纺织终端企业要向大众积极传递锦纶的优良性能,进一步挖掘锦纶在国内的市场潜力。
  第三,国内对于再生制品有误区,认为用再生纤维制成的衣物在卫生安全上不如原生。终端企业应向大众传递这样的信息:再生化纤所用的矿泉水瓶达到食品级要求,再经过高温熔融和喷丝纺纱,到最终做成衣服,卫生质量安全有保证,而且购买再生产品为环保贡献力量,体现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和改变大众的消费理念,不只是终端企业的责任,化纤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在研发与生产好纤维的基础上,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业链对接,创新营销模式,强化企业产品宣传,才能真正做到强大化纤行业。
  “酒香还怕巷子深”,为化纤正名,势在必行。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