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8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珠三角小微贷现状:隐性融资成本赶超利息

 发布时间:2013-05-0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去年开始大量中小企业赊欠账款激增,财务恶化进一步推高融资成本
  随着2011年以来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信贷,逐渐从银行信贷业务的“鸡肋”变成了“鸡腿”,甚至出现多家银行争抢优质小微客户的情况。
  但银行态度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小微企业就能顺利地获得信贷。南都记者近日在珠三角走访中小企业时发现,在融资大环境改善的同时,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却持续高企,特别是贷款利息之外的各种隐性融资成本,其总量几乎超过了贷款利息本身。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推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开始大量中小企业赊欠账款激增和现金流紧张,珠三角不少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财务恶化现象。
  银行创新降隐性成本
  面对珠三角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各家银行开始寻求创新产品,以适应现有的融资需求,而这包括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有国有大银行。
  不过,两家珠三角发展成长起来的优秀民营企业去年开始把注意力对准了华夏银行。该行去年把传统的供应链融资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研发出针对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平台金融”业务。
  华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总经理卢小群表示“目前大多数银行做小微贷款业务采用的是大数法则,信贷员劳动量大、成本高,且很难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他表示,“借助‘平台金融’,我们可以在某一个行业的供应链上持续深耕,充分掌握客户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这将是继民生银行‘商贷通’后又一撼动小微市场的产品。”
  在惠泉美居副总经理何恩看来,使用“平台金融”半年多给他的最大感受就是省时省力。“以前我们申请贷款一贷就是一年,结果可能我有钱的时候他放款给我,等我需要钱的时候又没有额度;现在这个产品就不同了,由于这个产品按日计息,随借随还,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现金回笼的节奏还有行业的淡旺季去调整自己融资的规模,起到一个蓄水池的作用,可以极大降低企业融资的直接成本和间接的财务费用。”他透露,“由于平台金融全部可以在网上操作,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编制就减少了,往年跟其他银行合作,一年签一次合同,比如贷款可能五月份到期,但我们可能二月份就要开始办手续了,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很大的精力花在了跑融资上,耽搁经营者太多的时间。”
  卢小群表示,目前“平台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统一按基准利率上浮20%执行,但从贷款实际反馈的信息看,采用“平台金融”后,企业实际的贷款成本反而比基准利率低了20%。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银行业已到了“啃骨头”的时候,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下,具有较高议价能力的大企业已经不再是银行主要的追逐对象,商业银行要转向更为专业化的银行,向着利润较高的服务于私人银行客户、中小企业客户方向转变,而中小企业能承受的贷款利率较国企高,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银行也应将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在小微信贷业务领域精耕细作。采写:南都记者 李鹤鸣
  下游企业赊欠账激增
  相对来说,民营企业更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整体情况比全国略好,但出现的赊欠账款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奥飞动漫是A股市场首家以动漫文化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在全国拥有超过两万家终端零售点。对该公司财务总监邓金华来说,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带给其的不仅仅是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扩张,还有每个月、每季度繁琐的对账、资金结算等等财务工作。年报显示,奥飞动漫去年末的应收账款达到1 .97亿元,同比增加了近5000万元,增幅高达33%。邓金华坦承,“由于采用赊销的方式,公司对每个经销商差不多都有50%的赊销比例。这就造成了财务报表上有数额较大的应收账款,现金流比较难看,投资者对此也提出了质疑。所以我们希望能给下游的经销商提供贷款支持,改善财务状况,同时能便捷财务手续。”
  类似的困扰来自欧神诺副总裁丁同文。这是来自佛山的一家颇有名气的高档陶瓷企业,有一个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其中较大型的专卖店近千家,年销售额逾13亿元。“我们的经销商大都是中小企业,让他们单独去银行申请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信用记录大都缺失,而即使有银行同意贷款,有些银行手续比如见证、签合同等等,整体的融资成本会很高,代价很大。”丁同文表示,5年来,作为核心企业他们一直很想帮助经销商,但尝试了与多家银行合作,都没有令他们满意的解决方案。
  链接
  去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两成
  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减总是伴随着宏观经济周期的起伏而波动,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企业大量的货款不能及时有效回笼而成为应收账款,而没有拿回货款的企业对手里的资金更是倍加珍惜,导致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的应付账款也出现增加。在一条上下游密切关联的产业链中,这样的企业一多,难免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债”,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
  本轮经济下行周期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截至4月26日,在A股已发布年报的2364家上市公司中,具有可比性的2296家上市公司在去年末的应收账款总额达到1.86万亿,同比增长了21 .5%。其中,去年末应收账款同比出现下降的只有563家,占比仅24 .5%,578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超过50%。值得注意的是,有235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同比出现翻番的增长,特别是曲江文旅、新湖中宝、*ST中钨、世纪星源4家公司,年末应收账款额增幅分别高达4943倍、288倍、139倍和101倍。而从应收账款的绝对数量看,中国中铁这一指标超过了1000亿元,且应收账款数额最大的前10家公司全部为“中”字头企业,超大型国有骨干企业成为被欠账最多的公司。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