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抛售 抛储加大力度打压市场
发布时间:2013-04-2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近日,国内对抛储政策进行调整,除继续投放陈棉外,适当投放部分2011年度进口棉和2012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此举加大现货市场供应,有望缓解仓单紧缺问题,利空市场。次日,郑棉下挫,跌破60日均线,短期弱势有望延续。
全球棉价稳定,消息面暂时平静
美农业部4月份供需报告较上月报告上调全球12/13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和期末库存量,及大幅上调全球贸易量。全球期初库存上调主要由于印度期初库存增加。另外,巴西棉花产量减少抵消美国产量增加的影响,全球产量小幅下调。消费方面,本月报告小幅上调全球消费量,由于近期数据显示印度及越南消费有所增加。报告上调全球贸易量180万包,其中包括中国进口上调150万包,出口增长主要来自印度、美国和澳洲。本月报告预计全球12/13年度期末库存为82.5百万包,较上月增长近1%。其中,中国库存占总库存的55%约为45.6百万包;除中国以外国家库存量较上月下调2%。
供需报告调整范围不大,整体符合市场预期,由于12/13年度棉花供需格局基本确定,市场关注点转移至13/14年度。5月份报告将对新年度报告首次作出预估,或对市场有一定影响。由于近两年棉价持续下滑,新年度产量将出现下降;同时,经济回稳,棉花消费量有望小幅反弹,从巴基斯坦和印度近期消费来看,两国棉花需求皆有恢复。因此,我们预计,全球范围来看,下年度棉花期末库存将回落,库存消费比也将有所下降,供需过剩情况相信在新年度将得到改善,国际棉价有望走强。
国内整体库存处于高位,现货供应不足成矛盾
USDA 4月供需报告上调12/13年度中国进口量以及期末库存。进口量上调150万包至1650万包,但仍较去年减少33%,中国仍将占据全球进口的38%,但较去年的58%减幅明显。消费方面维持上月预估为3600万包,较去年减少5%,为近十年最低值。中国国内收储政策稳定棉价,但同时减少国内消费,导致不少企业转向购买国外棉纱,减少国内需求。USDA 上调国内库存150万包至4561万包,库存消费比为126.41%。
国内库存量巨大,占全球库存量一半以上,因此,尽管全球库存量创新高,但多数集中在中国,因此全球棉价压力相对较小,相反,中国国内库存消耗压力相对较大,后期走势偏弱。
另一方面,由于多数棉花入储,现货市场流通棉花较少,纺织行业对于高等棉花及新棉需求较大。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仓储分会对131家仓储会员单位统计,截至2013年3月底,商品棉周转库存仍以进口棉和新疆棉为主,推算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约为34.8万吨,较上月增加1.9万吨,但仍大幅低于历史同期。
从周转库存及下游需求看出,现时纺企对于高等棉需求依旧明显,但由于连续两年度的收储,令多数棉花入储,现货市场高等棉难寻;另一方面,国储量巨大,近800万吨的国储量对市场长期压制作用明显。现货紧张及整体库存巨大矛盾明显,近期抛储政策有所调整,或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新年度收储政策确定,抛储加大力度打压市场
3月份2012年度收储结束,累计收储650万吨。新年度收储政策落实,综合考虑保护棉农利益、保持纺织出口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确定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20400元,确定的收储时间为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收储政策和上年相比并无太大变化,收储价维持在20400元/吨,利好作用有限,20400无形中成为期货市场上巨大压力,突破难度明显。
抛储方面,近日对抛储政策进行调整,如市场预期,加大抛储量,除继续投放陈棉外,适当投放部分2011年度进口棉和2012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同时允许。允许最大购买数量累计不超过其8个月的棉花使用量,加大市场投放量。此前现货市场高等棉缺乏,本次政策调整有望一定程度缓解下游纺企需求。此外,由于仓单稀缺,期货市场曾出现逼仓,投放新棉有望缓解仓单稀缺问题。截止4月17日,累计上市总量4200280.637吨,累计成交总量1162133.153吨,成交比例27.67%。抛储棉主要为2011年陈棉,新棉并未出库。
因此,后期国储棉政策仍将成为市场热点,近日加大抛储量及投放新棉将一定程度缓解现货市场高等棉供应紧缺问题,同时关注配额问题,尽管近期内外棉价差有所回归,但外棉吸引力依旧明显,市场传闻配额将搭配抛储发放,一旦发放配额,将进一步减少国内外棉价价差,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压力。
总体来说,棉花供需格局上,对于国际市场,供需格局逐步转好,由于全球近一半库存集中在中国,且近期需求有所恢复,整体环境明显改善。USDA月度供需报告变化不大,符合市场预期。近期利好消息缺乏,美棉上涨动能有所减少,或维持高位震荡。
对于国内市场来说,重点关注政策问题。首先,新年度收储政策落实,20400无限量收储继续支撑棉价,另一方面来看,20400同时成为郑棉巨大压力,预料短期难以突破。本年度650万吨棉花入储,现货市场资源缺乏,国储可操作性大。抛储新棉将有效缓解现货市场高等棉供应紧张问题,此外,国储棉可注册成为仓单,前期仓单紧缺问题或得以缓解,支撑多头的其中一个原因将退去,期价或有所回落。因此,我们认为,国内供需格局依旧宽松的情况下,郑棉市场上行乏力,跌破60日均线,在抛储和后期配额预期打压下,期价或再度弱势回落试探震荡区间下沿19600一线。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