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财经新闻

研究机构证明来自中国的投资  德国企业是受益者

 发布时间:2013-04-15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在中国投资者的眼中收购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德国公司是最佳选择,这引发了德国企业对出卖高新技术的恐慌。然而研究表明,这种担忧是毫无根据的,来自中国的投资是即来之则安之,他们收购了德国企业后,还会继续坚持企业的发展,保留当地员工的就业岗位,加大研发投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及咨询公司“慕尼黑创新集团”(MIG)的研究调查显示,一般来讲中国公司来德投资都是本着长远发展的原则,他们不只是简单花钱买下一个德国公司,而且更注重对公司的后续发展壮大,为此这些中国公司非常注重研发的投入;他们对待核心技术也不只是简单的买断,而是与出售企业方开展紧密的合作,继续共同开发,共同获益。
  正如IsabellWelpe教授指出的那样,许多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收购对德国企业来讲是个机遇而不是威胁。分析多起并购案例的结果是,被中国投资者收购的德企首先投资资金有了保障,生产得以继续,同时也保住了企业员工的就业岗位,企业的技术研发得到继续,更重要的还有使企业获得了亚洲市场扩展机会,这样更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因此,虽然收购者是有目的地冲着价值不菲的核心专利技术而来,但实际上并不是只将技术简单买走了事。
  研究结果表明,75%以上被中国投资者收购的德国企业其研发部门都得到了加强。大多数企业的德方管理层被完整保留下来。中国投资者非常看好德国的中小企业,其中不乏许多著名企业。如“三一重工”收购了水泥泵生产企业“Putzmeister”“维柴动力”收购了叉车生产企业“凯傲”(Kion)另外德国著名的汽车配件企业Preh 、Sellner 、Saargummi以及世界领先的汽车中控锁系统生产商Kieker也都被中国企业收购。
  著名的安永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德国是全球继中国和美国之后中国投资者眼中最为理想的投资地,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和汽车工业领域。慕尼黑工大的研究结果表明,有一半的中资企业收购德国企业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水平,因此在德国寻找收购对象时高技术产业必定是首选。
  另一项研究表明,中资公司来德收购企业除为提升自身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外,另一个目的就是借助德国企业打开德国和欧洲的市场,甚至借助欧洲市场去开发美国的市场。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