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的销售业绩不尽如人意,但这丝毫没有影响H&M对于新一季设计师合作系列的热情。消费者却越来越缺乏耐心。当歌星王菲身着H&M与Maison Martin Margiela(简称MMM)合作的筒形白色长羽绒服亮相首都机场时,网民不但将其称之为“被子服”,更戏言“不愧是王菲,连一条棉被也能穿成潮流单品”。
H&M今年冬季的最新一轮“大牌”轰炸在全球都受到了冷遇。11月15日,“MMM of H&M”在H&M全球约230家门店和网上同步开售,在中国还首次把发售城市扩大到上海、北京以外的12个城市。但根据时尚业权威媒体《女装日报》WWD)的报道,发布当天其在欧洲的排队队伍都要少于3月8日发布的“Marni for H&M”系列。中国消费者也没有像前两年那样制造出汹涌的排队人潮,淘宝网上卖家们期待的涨价神话一直没有出现,没有现货的卖家都信誓旦旦地保证货源充足。
很少能够再与真正的顶级设计师合作,也是H&M跨界遇冷的原因之一。观潮网主编叶琪峥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现在H&M选择的合作对象,多是一些比较小众但又有一定粉丝基础的设计师,国内很多消费者其实并不知道他们。”今年H&M甚至推出了一位街拍时尚博主的设计作品。这次的设计师Maison Martin Margiela虽然被称为“安特卫普六君子”之一,还在1990年代入主过爱马仕,但其作品的大众知名度显然远远比不上之前的Lanvin或范思哲。
以求新、求变为准则的快时尚,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市场刺激点。H&M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其创意顾问Margareta van den Bosch在宣传“MMM for H&M”时就表示:“在合作之路上,我们接下来准备歇一歇。”继价位比H&M高的COS(Collection of Style)品牌之后,H&M集团将在明年推出一个独立的高端支线品牌“&Other Stories”,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比起“傍大牌”,这或许是其提升品牌形象的更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