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球价值链的高度看进口
发布时间:2012-11-30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今年以来,中国进口增长一直在低位徘徊。10月份,我国出口1755.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进口1435.79亿美元,同比增长2.4%。贸易顺差达319.92亿美元。
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减轻了我国出口成本压力,推动了出口,加大了贸易顺差,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中国进口增长缓慢,就存在一个衰退型顺差的问题,不利于中国外贸向均衡状态靠拢,反而易引起其他国家发起贸易摩擦。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而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从别国进口差异性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目前处在立足制造,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的过程中,是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过时的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而目前有些国家,仍然对中国需要进口的产品,例如某些高技术产品,采取禁止、限制的措施。这不但是对中国经济的打压,更是对全球经济不负责任。原因很简单,对中国进口的打压,会传导给中国出口,压制了中国出口,反而不利于国际市场享受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
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进口便利化,不断完善进口促进体系。笔者想说的是,国外政府部门及业界要加大对华贸易促进力度,积极推动大宗商品对华直接贸易,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要加快取消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
其实,对中国放开进口,就是对全球价值链作出贡献,更是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与促进。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