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8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前“狼”后“虎”中间压座“山”--服装业:走出去规避成本高企

 发布时间:2012-11-06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广交会三期日前开展,本期最受外界关注的焦点,当属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元老”纺织服装业,因为遭受主要出口国外需大幅减少,原材料棉花价格国内大大高于国际的双重夹击,企业利润普遍下滑至不足3个点。大部分参展商表示,日子难过,企业走到生死存亡的阶段。仍能保持淡定的,是那些已经培育起一定规模国内市场的出口型企业,“单靠出口撑不下去”。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透露,上月中国服装出口量增长-1.8%,至此中国服装出口量已经连续11个月负增长。“百分之二三十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前狼后虎中间压座山  
  目前,纺织服装行业正经受“旧三件”最强烈和集中的冲击。所谓“旧三件”是指“汇率波动、成本高企、外需不振”,它一直困扰着国内出口型企业。业内人士描述纺织服装行业现状时说:前“狼”后“虎”,中间有座“山”。“狼”是指欧美纺织企业依然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虎”比喻东南亚国家纺织业的崛起,而压得纺企喘不过气的“山”则是国内生产成本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一路攀升。  
  成本高企方面,深圳维泰斯公司董事长曾祥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最棘手的莫过于国际与国内棉花市场的差价。目前,国内每吨棉花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4000元左右,一些企业因用棉成本过高不得不限产,绝大部分企业每产一吨纯棉纱亏损就超过2000元;此外,就算公司把生产基地从深圳迁至内地,工人月薪仍是越南等东南亚工人的4倍;国际海运的价格也猛涨,一个大柜到日本,由年初的400美元上涨到600美元,欧美航线更甚,因为需求减少航班相应减少,导致每航班费用几乎翻倍。  
  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纺织服装企业继续不能再以“价格”拼市场。“开展首日,一个德国有2000家直营超市的采购商告诉我,他以后要去东南亚采购,因为我们的产品比印度、巴基斯坦报价贵了接近3成”。深圳荣昌利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溁介绍,深圳几家大型家纺企业,今年上半年出口订单普遍减少3成,下半年减少5成以上。  
  企业表示,成本压力是中国制造竞争力减弱的更重要的因素。  
  抄袭和跟风冲击中国制造  
  采访中,纺织服装企业普遍对快速崛起的东南亚制造表现担忧。  
  “生产成本低廉带来的价格竞争,我们可以通过开发和推出新品来化解。毕竟纺织服装复杂的各道工序里,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仍占据相对中高端的位置。可怕的是东南亚,尤其是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抄袭和跟风,其速度之快,让我们常常措手不及”。深圳中通进出口有限公司孙菁介绍。  
  孙菁表示,该行业中国企业可以施展拳脚的空间很狭窄,而新品推出不出半年就有抄袭者。近年来,公司接待多批东南亚“采购商”进厂考察,经过详细观摩各道工序以及询问低价后对方离开。之后试图进一步确认订单,“采购商”如人间蒸发般再也无法取得联系。过不多久客户反映,可以用便宜得多的价钱在东南亚采购到类似的产品,包括中通最新的工艺、花型、款式,甚至包装都雷同。  
  张溁指着展区货架上陈列的毛巾告诉记者,素色毛巾中国制造已经无法和印度产品竞争,因为对方可以做到同等品质和低得多的价位。印花系列,前两年东南亚不会做,现在已经基本掌握,虽然品质还未完全与中国制造同步。提花系列,则是中国制造目前可以叫得动价的产品,企业纷纷在这个领域提高工艺,对设计、染色、纱织各环节升级换代。  
  参展商普遍表示,从低端拼价格到中高端拼工艺,这个看似被逼出来的转型升级,带来的结果是:为了保住客户和利润,企业不得不减少出口量;卖的产品贵了,档次高了,量也少了。部分参展商仍旧怀念以往以量取胜的日子,“外需不振,便宜货才是王道。低端产品利润不到5个点,但量走得大,现金回收快。中高端产品虽然利润达到10个点,总体而言购买力还是弱”。  
  走出去能否规避成本高企?  
  那么,把生产线外迁到东南亚国家,是否能部分解决成本高企难题?参展商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红豆集团副总裁周鸣江表示,利用中国的资源,中国的加工劳动力,这条路不能长久。应该利用国外的资源,达到全球化布局的目的。2007年,集团在柬埔寨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一方面当地劳动力成本低,工人每月的最低工资是150美元(约合人民币800元),而国内工人的工资是3000多元。在柬埔寨建一个1000多人的工厂,企业每年能比在国内节省2000多万元支出”;再者,柬埔寨享有出口欧美的免关税优惠待遇,还可以利用日本、韩国、印度的自由贸易协议。  
  与之相反,深圳几家大型家纺企业却表示,不会考虑把生产搬迁至国外,他们选择了从深圳到内地的路线。其中,维泰斯把工厂从深圳迁到了浙江,荣昌利迁至河北,中通则迁至无锡和南通。曾祥金的看法代表了他们的观点:搬迁或许可以解近渴,但不是长远之计。“实际上,现在东南亚的人力成本已是几年前的一倍以上,同样在不断上升,只不过基数比国内低很多。”此外,东南亚国家政局不稳定,政府作风、与中国关系等不确定因素,也是许多出口企业没有选择出走的主要原因。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