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2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关注江苏棉花产业:丰产不丰收

 发布时间:2012-10-16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编者按:10月,是棉花收获的季节。按照雨水及光照情况分析,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是棉花历史上罕有的丰产之年,亩产量普遍将增加20%以上。然而,随着纺织产业的频繁波动,“跌宕起伏”也成为整个棉花市场的主旋律。近日,记者走访江苏省优质棉主产区之一--盐城大丰市发现,与硕大的棉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棉农们面对丰收年景,却并无喜色。回想2010年棉价肆意妄为的疯狂、2011年市场“过山车”的惨烈,人们不禁要问:丰收之年,江苏的棉花产业如何一路走好?
  10月初的大丰,星星点点炸开的棉桃预示着随后70天左右棉花集中采摘期的到来。往年这个时节,在苏北棉花产区,到处可见的是人头攒动的棉市和采棉售棉的农民。然而,今年在大丰市北部三大主产棉镇,记者除了看到不少棉农在田间采摘成熟新棉外,几乎没有看到一个收购棉花的人,也没有看见一个售棉的农民。
  赚的仅是自己的劳动力
  10月9日,三龙镇82岁的孙大爷起了个大早,7点便来到地里采棉,至中午12点,孙大爷的两个蛇皮袋已经装得鼓鼓的、实实的。“种了大半辈子的棉花,今年的质量最好,白的跟纸片一样,棉丝拉得老长……”
  孙大爷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定居在上海,另一个住在常州,家境在当地算比较富裕的,可老人却不忍心离开自己的7亩6分田,和儿媳一起打理着他的棉花。在当地,棉农们大多采用的是小麦套棉花的种植方式,一年中地里有4个月种的是小麦,剩下的8个月种的则是棉花。
  如今棉花到了采收季节,本可以雇人采摘,为何年事已高的孙大爷还要起早贪黑地自己忙碌呢?“小工用不起,便宜的要80元/天,贵的要100元/天,用小工就要倒贴钱了。”孙大爷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化肥、农药、薄膜、种子等生产资料加在一起,需要600元左右,按照今年预计棉花8元/公斤、亩产200公斤来算,一亩地收益1600元,减去600元的生产资料成本后实际收益还有1000元,而小工一人一天可收30公斤,棉花采摘期有近80天,仅请1人采收6天就不赚钱了。去年,孙大爷一年种棉的实际收益只有5000多元,赚的也正是他和儿媳一年的劳动力。
  种粮、打工均比种棉效益高
  在大丰,种棉大户李天祥是个家喻户晓的有心人,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从1988年种棉花以来历年的各项数据。记者发现,近24年来,棉花价格走势好比逐渐走高的“心电图”,但振动幅度却明显偏大。其中,籽棉价格最低的为1993年,为2.6元/公斤;最高的为2010年,为11.2元/公斤。2000年以前,籽棉均价为3.86元/公斤,而2000年至2011年,均价则为5.28元/公斤。此外,近5年来,大丰当地的籽棉收购价基本维持在6.5元/公斤左右,唯独2010年的11.2元/公斤将棉花推向了“热炒”的风口浪尖。
  因为错误地估计去年的棉花价格亏了钱,李天祥今年将棉花的种植面积由18亩缩减到7亩。“10亩地改种了玉米,种棉花的8个月每个月都需要治虫、修剪,劳动强度太大,种玉米就比较省心,到时候收割就行了。”
  而69岁的老棉农孟国生则是一怒之下砍掉了地里所有的棉花,全部改种粮食。“种棉花国家一亩地补贴15元,而水稻补贴35元,而且田间管理比棉花要少很多。”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的不断推广,农民种粮、收粮基本都可依靠机械来完成,而种棉花则不行。所以,在大丰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由种棉改为种粮,空闲时间再出去打工赚钱,这样一来每年的人均收入可增加1.5万元左右。
  棉花种植面积每年递减20%
  三龙镇农科站副站长孙相林在2012年的调查中发现,当年最年轻的棉农也已经40岁了。“我们是江苏优质棉主产区,但棉农的平均年龄已经在52岁左右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种棉花的越来越少。”按照孙相林的统计,目前三龙镇的棉花种植面积大约在5万亩左右,而10年前,这一数字是13万亩。
  因为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太大,再加上生产资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增加,大丰的棉农“学会”了惜售。但实际情况是,当2010年大家没反应过来时,高价已经过去,而“惜售”刚刚流行,棉价就来了个惨跌,种10亩地忙一年,收益不过万元左右。以至于现在,朴实求稳的棉农纷纷放弃种棉,以避免棉价波动造成的收益影响。
  “不赚钱就不种,很自然。所以,我们这里棉花种植面积以年均20%的速度递减。”孙相林担心,作为江苏优质棉的主产区,种植棉花已经不是三龙镇乃至大丰的主要产业了,但作为“衣食住行”的首位,“衣”者棉花如果不能稳定一定的种植面积,需要靠外来接济甚至是进口,那么必将对整个纺织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