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出口服装在全球服装价值链上,多数处于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抗风险能力差。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出口服装集体遭遇寒流,提升服装产业竞争力迫在眉睫。
当前,无论是国内外形势,还是企业自身总体状况,都对服装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国际国内形势:1.欧债危机蔓延。2.人民币升值。3.原材料上涨。四是贸易壁垒增多。企业总体状况:1.企业招工难。2.无自主品牌。3.信息化程度低。4.战略性转移。
企业要牢牢把握国家强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持续推进新城市、新技术、新人才发展方略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坚持以质取胜,自主创新,努力以高质量和高品位赢得市场、赢得客户。
因此,一要,坚持转型升级。企业要通过贸易前移、产业转移以及销售渠道拓展等方式,提升贸易发展水平、规避经营风险、缓解资源性矛盾和增强盈利能力,实现由制造转向“智造”。
二要,开展创新创优。创新是服装的生命。在服装出口面临困难,亟需产业转型的时代,则要更注重把创新、创优作为优化结构、优化产品、优化市场的根本举措。着力调整市场客户结构、面料成衣结构、产品档次结构、生产组织结构;技术创新上有新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利润空间。
三要,打造自主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推进自主品牌建设,能大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要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加强研发和设计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为开发自主品牌提供科技和设计支撑。
四要,实行精细管理。要用科学管理来提高工作效率,用“信息化、精细化、制度化”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增加产出,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变传统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