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自我修复的另一面--服装业:从“去库存”中弥补经济损失

 发布时间:2012-08-2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在中国经济忙着筑底的时候,中国服装产业经济恐怕远未触底。本轮危机的始作俑者是欧洲,出口滑坡牵出了库存、产能过剩、赢利能力等一连串行业隐疾发作,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对外依存度”和“商业模式创新”。
  从数据上看,中国服装的出口依存度已经跌至近30%,这个数字能真实反映出我国服装行业乃至纺织行业对外需的依赖程度吗?实际上,大量的内销产品最终流向也是出口。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内外销比重,重新认清出口在现阶段对产业稳定的保障作用。
  服装产业背后有一条牵扯棉花等敏感产业的大纺织产业链,作为终端的服装行业的对外依存度能够真实反映出这条产业链的对外依存度。尽管出口价值不高,但需求量的规模却不容轻视,出口量的缩水势必随着整条产业链的产品需求量缩水以及供需平衡被打破而造成上游的连锁反应。
  内需一定是我国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尽管今年内贸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需求总会在经济回暖时反弹,乐观估计到今年年底时由气候造成的消费抑制就会出现向好的转折。但愿届时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消费反弹的真实动因,而不至于兴奋过度地扩大产能,为下一次大规模“去库存”周期埋下伏笔。
  “去库存”之于2012年如同“技术改造”之于2010年一样席卷全行业,尽管完全市场化竞争的消费品行业需要一定的供给过剩,但发展过度却会形成更强的威胁。
  毋庸置疑,中国服装产业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但是自我修复能力的另一面是自我破坏力,如同过度自信而将自己推上舒适的温床进而逐步丧失忧患意识,这也正是服装企业在年景好的时候如雨后春笋、年景差的时候如雨打浮萍的深层原因。
  审视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服装产量的持续低增幅,我们看到了大企业对产量增长的谨慎态度,增长的背后有大企业间更为广泛的互加工合作;看到了服装行业新产品投放的必要性,而这也同时牵扯出“去库存”的难度和压力。
  尽管在积累产业规模的时候同时积累了大量库存,但作为需求多元化的消费品,服装的新产品产出才是真正强有力的产业发展证明。眼下行业要做的是从“去库存”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表面化地弥补经济损失。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