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逆袭潮--棉花和PTA期货应对基本面微调或将迎来反弹
发布时间:2012-08-09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七八月份虽是传统纺织淡季,却也有着此消彼长的细微差异。
进入7月以来,棉花期货价格持续维持盘整格局。主力合约CF1301在19200~19700元/吨波动运行。从CF1301的K线走势来看,7月份棉花期货价格在技术上受到60日均线的强力压制,多次上冲未能突破。至7月24日多头最后发起一波攻势,然而合约价格依旧受压于60日均线。7月24日当日收出长上影K线。之后棉花行情掉头向下,主力合约CF1301于7月26日创出月内低点--19050元/吨。
从技术上看,均线呈空头排列,显示短期棉价走势仍旧偏空。基本面在本月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围绕政策面的市场担忧与猜想的声音仍旧可以听见。的确,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后,加上外部需求的不景气,纺织行业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如何破解这一困局,似乎至今也没有找到良药。时至7月末,距离新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启动仅有一个多月时间,市场对政策面的疑问或许将一一得到答案。尽管纺织行业的冬天还在继续,但8月份伴随新年度收储政策的临近,郑棉CF1301有望突破在20000元/吨一线的压力向收储价格靠拢。
与棉花相比,较为活跃的PTA期货市场7月以来则延续6月底的反弹格局,TA1301主力合约价格从低位反弹至7900元/吨附近。直至7月20日,PTA期货合约以一根跌幅超过2%的阴线宣告短期反弹结束。从7月20日起,TA1301主力合约在4个交易日内,价格一路从7900元/吨的高点回落至7300元/吨附近。而后在7月26日暂时止跌企稳。7月23日当天,TA反弹的上升通道下沿被打破。相对于平静的6月,7月PTA市场炒作题材开始增多,“PX装置”问题再次进入投资者视野,下游产销月初一度出现火爆,库存也大为降低,市场在犹豫中反弹。
7月份PTA在振荡中度过,但在价格上下不定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来自PTA产业链的情况发生了细微变化:成本重心上移、聚酯库存水平降至年底低点、聚酯产品价格上涨较为坚挺。在这些利好因素的支撑带动下,8月份PTA价格或延续小幅反弹走势,但是中长期的大格局仍旧偏空,下跌或在9月再现。
棉花期货
USDA供需报告预估逆转收储怎么办?配额发不发?
市场传言不断,郑棉横盘以对
●核心思考:跌无可跌,上涨亦难,郑棉僵局何时打破?
USDA供需报告预估逆转
近两年棉价持续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需矛盾,供需矛盾的关键又体现在需求上,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带来的需求萎缩是制约价格上涨的核心因素。而美国农业部(USDA)7月份棉花供需报告似乎给市场带来一丝暖意,相对于之前,需求预估不断下调、棉价不断下跌,本月报告消费预估则是出现了上调。
报告显示,USDA下调2011/2012年度棉花产量360万包,而消费量则上调470万包;同时下调2012/2013年度棉花产量1480万包,消费量小幅下调30万包。总的来说,无论是本年度产量下调、消费上调,还是新年度产量和消费量同时下调,2011/2012及2012/2013年度棉花库存消费比均出现了回落。这对棉花市场无疑是一个可喜的利好。另外,目前美国已有56%产棉区处于不同程度的干旱状态,是历年来同期最高值,若后期干旱和高温持续,美国棉花产量仍有下调的可能。目前ICE期棉在70美分/磅一线有所企稳,持续两个月振荡,后期美国农业部预测数据若继续利多,ICE棉价有望迎来反弹。
收储怎么办?配额发不发?
自去年国家启动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以来,围绕“收储、抛储、配额发放”的问题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市场关心或担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新年度收储之前会不会先抛储再收储?新年度能否敞开收储?巨大的收储量何时抛?纺织企业步履维艰,进口配额能否发放?
根据市场得到的消息,7月17日,中储棉中储棉在济南召开工作会议,会议上确定:2012/2013年度收储在9月6日开始执行,连续3天棉花价格指数低于20400元/吨,收储开始;下年度不限量收储,坚定地执行收储;将交拍期限由本年度的10日延长至15个工作日。
历年配额发放情况
市场的担心与困扰显然不无道理,中储棉济南会议传出来的消息尚且不知道准确性几何,但从政府的表态和政策的初衷来分析:首先,新年度必将敞开收储,否则“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毫无意义;第二,对于抛储,不是政府现在手里棉花多了就需要抛,无论是收储还是抛储,这项政策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改变供需来调节棉花价格、稳定棉价,因此,后期政府何时抛棉取决于棉价涨到哪里,在棉价本身疲软的情况下,政府没理由抛储打压棉价;如果理解了政策的首要目的是稳定棉价,目前离新花上市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棉花不出现大的缺口的情况下,配额继续发放的可能极小。
棉价大跌进口合同违约频现
由于7月份以来,市场一直没有配额增发的消息,而棉花短期供需面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善,许多外商和进口企业担心七八月份美棉、印度棉合同违约现象会不断增多。据部分棉商反映,7月份以来已有部分企业明确表示违约,尽管几经协商,即使延迟装运很多客户仍无法接受,主要是由于国内客户美棉的签约价格较高;另一方面政府多次表示今年不会再增发配额,因此长痛不如短痛。有的采购商根据“产地可选择”的权利,宁肯进口印度棉、西非棉或希腊、南美产地的棉花,也要放弃高等级美棉、澳棉、中亚棉的采购合同。
美国棉花周度出口
纱线库存制约棉价后期走强
七八月份恰逢纺织行业的传统淡季,加上今年整体经济形势的不理想,下游棉纱市场不尽如人意。根据中国棉花网的调研,山东地区小型纺织企业已经停产,中型企业的开机率也只有60%,大型企业开机较高在80%左右,下游订单的匮乏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开机,厂家对原料的采购维持谨慎。价格方面,7月份棉纱价格基本处于稳定,没有出现大幅的上涨或下跌,根据中国棉花网32支纱价格指数在25400元/吨左右。
2012年以来棉纱价格走势
受制于外部订单的减少,纺织企业经营困难,相关调研显示,纺织企业普遍面对订单减少、产成品库存积压的经验困境,1/4的企业订单减少量超过两成。企业库存水平与往年相比多有5天左右的增加,降价销售成为许多企业的无奈之举。从8月份来看,下游仍难以出现实质性的好转,这将是制约棉价中长期走强的重要原因。
各大港口外棉积压无力缓解
受制于配额限制及纺织企业采购不积极,青岛港外棉库存维持高位,山东第五外棉积压库存在60万~70万吨之间,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伴随着港口挤压棉时间的拉长,成本增加,纺企转而购买低等级棉混纺,短期内港口外棉积压的情况难以得到有效缓解。天津保税棉仓库亦出现库存爆满的局面,据中国棉花网调研,目前天津保税区外棉库存量在6万~7万吨之间,较往年要高出近4万吨,部分外棉的存放时间也超过半年,成本逐日增加,尽管贸易商急于出手,但纺织企业原料采购积极性不高,市场成交不佳。张家港保税区棉花库存较前期有所减少,目前约为11.7万吨,但仍旧较高。尽管外棉进港旺季已过,南半球的棉花出口也接近尾声,已经没有多少新棉入库,但目前港口的棉花积压仍无力缓解。
8月郑棉或向收储价格靠拢
7月份棉花基本面实质情况变化不大,市场虽不时传出一些传言,但并无太大新意,唯一的利多在于美国农业部(USDA)对于新、旧年度供需数据的调整,库存消费比的下调。8月份正值新棉上市,也即2012/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启动前的一个月,预计更多收储细则将被确定,由此打消之前市场对于收储数量和抛储的疑虑。在郑棉期价跌无可跌的情况下,8月份若商品市场整体配合,郑棉有望迎来小幅反弹行情,但受制于需求的不振,上涨高度或非常有限,关注CF1301在20000元/吨一线的压力,有效突破有望向收储价格靠拢。
郑棉月度走势
PTA期货
市场多空博弈,短期陷入争夺
●核心思考:大幅下挫,振荡调整,PTA向上还是向下?
原油反弹提振石化产品价格
经历了五六月份的持续下跌后,原油在7月份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反弹。WTI原油9月合约自6月底最低77.7美元/桶止跌、强势反弹,至7月中旬最高升至93.25美元/桶,15个交易日反弹幅度达20%。从市场关注的焦点来看,地缘政治问题仍然是支撑油价反弹的一个因素,另外欧债及经济数据的不理想限制了原油的持续反弹,月末,油价出现回落,未能守住90美元/桶关口,截至7月26日,WTI原油(09)收于89.39美元/桶。7月起,欧盟对伊朗正式开始石油禁运,伊朗石油出口开始减少。但从后期来看,伊朗原油供应问题继续对油价的影响可能已不大,原因在于年初欧盟即宣布这一决定,市场也已充分反映这一因素,另外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后期计划重启伊朗原油进口,印度在7月13日已经开始购买伊朗原油。
原油重返90美元/桶以上无疑对石化产品价格带来较强提振,石脑油价格走高,日本石油脑油价格自6月底750美元/吨一线,7月份最高上涨至880美元/吨,涨幅17.33%,月末价格有所回落至830美元/吨。
多套装置停车推升PTA成本
7月PX装置问题再次引发市场关注。7月以来,国内及亚洲多套PX装置出现停车、检修,PX题材炒作再次进入投资者视野。同时,配合上游原油、石脑油价格的反弹,PX顺势强势上涨,价格从6月底的1254美元/吨升至1400美元/吨以上;7月23日最高上涨至1466美元/吨,涨幅16.9%;月末伴随原油的回落,PX价格跌至1400美元/吨左右。
PTA生产成本伴随着PX的上涨水涨船高,限制了PTA价格下方空间,也支撑了7月份以来PTA期价的反弹。但在整体经济形势不佳、下游需求疲弱的情况下,PX对PTA而言也仅仅是支撑,或者是在反弹时炒作的因素而已,远不能引领PTA上涨行情启动。
聚酯涤纶库存降至年内最低
在6月底欧盟峰会利好刺激下,聚酯工厂产销出现短时间报复性反弹。7月初,聚酯厂产销一度升至300%,聚酯产品销售火爆,7月上旬聚酯工厂基本维持了较高的产销率,聚酯工厂库存明显下降,聚酯产品价格上扬。聚酯涤纶库存水平在本月也降至年内最低水平,涤纶POY和DTY上涨幅度超过10%,分别为12.57%和10.5%,涤纶短纤上涨7.8%至10200元/吨左右。因此,下游聚酯环节的配合支撑了PTA本轮超过千点的反弹行情。
可以说,在7月份的反弹行情中,“原油—PX—PTA—聚酯”环节的价格传导基本是顺畅的,而织造环节的情况就没那么好了,在7月初工厂短期备货后,毕竟没有强劲的需求支撑,随后以消化库存为主,补货动作不多。
终端需求尚无明显改善迹象
今年五六月份我国出口增速升至10%以上,摆脱了三四月份的个位数增长局面,但纺织品、服装出口数据仍旧不理想。7月份最新公布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显示,6月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总额为228.88亿美元,同比增速为-0.04%,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变化情况
纺织、服装作为传统行业,在国内以劳动力为代表的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如果外部经济不出现强劲复苏,很难出现需求的明显改善。这也就不难理解价格上涨在PTA产业链自上而下的传导中会逐级减弱,而终端需求即是抑制PTA上涨不能持续展开的重要因素,也就奠定了PTA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价格演绎的主基调将是偏空,尽管在宏观间歇性利多、原料价格上涨偶尔出现反弹行情,但也仅仅是反弹而已。
美元上涨抑制大宗商品价格
PTA期货市场的存在,使得PTA价格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增强,PTA的金融属性增强,受资金的影响加大,甚至在某些时候金融属性会超越商品属性而占上风,主导PTA价格。综观今年大宗商品市场的一个重要变化,那就是美元中长期上涨的格局已经得到确立,这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抑制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PTA也难摆脱这一影响。
新产能投放仍是潜在利空
2012年PTA供需层面的一个最大的焦点无疑是新产能的投放问题。上半年在市场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多家PTA工厂推迟了新装置的投产时间,三季度、四季度市场很可能迎来投产高峰。从8月份来看,预计可能投产的是桐昆集团和远东石化。从目前市场得到的消息是,桐昆150万吨/年的PTA一期工程可能在8月份开出,公司人士称先开启80万吨产能,后期逐渐开启至150万吨。远东石化在5月份70万吨装置投产后,8月份另外的70万吨装置也将开出。桐昆按照8月份先开启80万吨来算的话,8月份PTA的新增供应理论上最大在12.5万吨,考虑到装置开启的时间及开工率,8月份当月增加的量不会太多,对9月份的供应压力会比较大。8月份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更多的体现在市场预期和心理层面上。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