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今年来连续贬值 出口商“失算”吃大亏
发布时间:2012-07-26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近年来“涨声”不断的人民币,终于要歇歇了。近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持续下跌,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一时间热烈了起来。按照常理,对于近年来一直饱受人民币增值之苦的厦门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贬值本是一大利好,但由于部分企业运用银行金融汇率产品锁定了远期汇率,判断错误,结果反而吃了个“大亏”。
人民币不再“只升不降”
今年年初首个交易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001,昨日,中间价为6.3429,创下自去年12月15日以来的最低点。
而在本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甚至首次触及1%的跌停板,并在随后三天连续触及跌停“下限”,四个交易日中累计下跌共317个基点,显示出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持续升温。
事实上,受欧债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美元对欧元大幅升值,人民币也跟着走上了贬值之路。据工行人士介绍,从更为真实的市场即期价格来看,人民币的贬值幅度要更大。“昨天下午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最低到6.3889,以此计算,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幅度已达4%。这也是7年来人民币首次半年期内出现贬值。”
业内专家表示,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预期已被打破,预计近期人民币贬值将持续升温。但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应该还是有升值的动力。
蒙发利“失算”白丢上千万
对于近年来饱受人民币升值之苦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贬值本是一大利好,但部分企业反而因此吃了个“大亏”。
“根据7月23日最新的远期汇率报价,公司未交割远期合约将产生1553.04万元人民币的损失,相当于公司去年净利润的11.22%。”昨晚,主营外销业务的厦门蒙发利发布公告称,为了应对汇率波动风险,锁定成本,该公司与银行签署远期外汇合同。但今年来由于人民币兑美元一改单边升值的趋势,从而对公司签署的远期外汇合同业务产生较大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约定远期汇率提前锁定利润,不少企业因此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从中赚到了更多利润。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各方都预期人民币会继续升值,不料现实却跟预期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以前“利润提前锁定”现在变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厦门出口商仍乐见贬值
人民币出现贬值势头,虽然出乎不少厦门出口商的意料,但仍然表示欢迎。
“对我们来说当然是一大利好。”厦门如意情集团董事长陈珠凉说,他们一直是用美元报价,人民币贬值有助于降低成本和报价。但他表示,目前贬值只有百分之零点几个点,暂时还看不出明显影响。
以往人民币持续升值,不少出口商收到美元货款,就立马兑换成人民币,以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如今贬值预期升温,会不会促使外贸企业持有美元?
“小型的出口企业流动资金不多,因此大多数还是收到货款后马上就换成人民币,以支付货款、员工工资和办公费用,很少有人会将美元抓在手里,除非是一些大公司。”在厦做箱包出口的钟先生告诉导报记者。
万里石董事长胡精沛认为,现在总体外贸形势不好,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刺激外贸,但贬值应该只是暂时的,人民币汇率回归到比较合理的位置后将保持稳定。因此,出口商还不会刻意地储备美元。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