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贸易数据今晨公布,数据显示,6月出口同比增长11.3%,低于上月的15.3%,但好于市场预期的10.6%,与此同时,进口则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增长6.3%,低于上月的12.7%以及市场预期值11.0%。
由于出口高于市场预期,而进口低于市场预期,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在6月达到了317亿美元,大幅高于上月的187亿美元。由于第二季度录得68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467亿美元以及今年第一季度的11亿美元,因此从净出口对GDP的贡献来看,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其对GDP的贡献率都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回升。
从出口的国别数据来看,对美国、日本的出口与上月相比有一定的下滑,对欧盟的出口也再次转为负值,但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则保持在较为稳健的水平上,这也与近期温家宝总理在江苏的调研基调相符合,他表示,需要多元化出口结构。
从进口大宗商品的数量来看,铁矿石和原油的进口与上月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保持在正常的水平附近,同时,大豆的进口则上升较为迅速。
总体来看,由于出口表现好于预期,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外需仍然较为强劲,但与此同时,进口增速大幅放缓,应该是因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加上国内需求仍然较为委靡造成的。
由于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将随之增加,我们也因此认为人民币将很快回到升值轨道,并维持全年人民币将兑美元升值1.5%的观点。
从对市场的影响来看,我们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将逐步走强。事实上,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中国央行似乎在6.38的位置多次进场干预,这也意味着市场难以突破这一阻力位。
同时,从利率平价的测算来看,境内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远期汇率似乎仍有些偏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远期和掉期点数也可能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