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7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张茉楠:产能过剩将是比经济增速下滑更大的长期威胁和挑战

 发布时间:2012-07-10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报告显示,6月份我国PPI同比下降2.1%,连续4个月出现负增长,这说明需求萎缩导致价格大跌已经相当严重。事实上,当前全球面临的本质性矛盾都是“有效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如果一味的放松货币或继续扩大投资,将加剧产能过剩危机,并间接推升企业债务水平,而那将是更大的生产调整。 
  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短期的刺激并不能解决长期的结构性矛盾,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全球供需失衡的深层次矛盾还未有效解决,全球经济的潜在总产出和潜在需求构成长期负面影响,“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双重矛盾将常态化。 
  进入二季度以来,全球制造业集体遇冷。欧元区Marki6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6.4,尽管比5月有小幅反弹,但该指数在过去10个月中,有9个月在荣枯分界线50之下;美国制造业表现也不佳,6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甚至出现萎缩,并创3个月最低水平;而中国6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连续8个月下滑。 
  全球制造业集体下滑,这当然有周期性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结构性因素。首先是库存周期使然。目前,欧美仍处债务危机泥潭中,由于后期需求不容乐观,大部分企业对原料采购持谨慎态度,导致最终需求低迷,企业进一步补库存动力严重不足。 
  其次是全球供需失衡的矛盾还未有效解决。全球经济的潜在总产出和潜在需求构成长期负面影响。去杠杆化是每一轮危机后的必由之路,次贷危机引起了居民部门的去杠杆化,欧债危机引起的是政府部门的去杠杆。而“去杠杆化”正在改变全球的需求结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疲弱的消费需求严重制约了发达国家的复苏进度,其家庭资产负债表遭受严重损害,居民消费总需求急速下跌,家庭资产的去杠杆化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既往的负债型消费模式。 
  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留下的需求缺口很难补上,美日欧现阶段陷入了规模约为1万亿美元的总需求不足状态。尽管全球寄希望于亚洲新兴市场能够接过发达国家需求的 “接力棒”,让中国内需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需求动力,但中国消费的增加还不足以弥补美国消费的萎缩。中国家庭消费仅占GDP的35%,美国个人消费总额约10万亿美元,是中国消费总额1.6万亿美元的6.25倍。长期看,如果各国政府继续靠压低利率来刺激投资,那么世界经济将不得不面对“需求萎缩型”的产能过剩危机。 
  对于中国而言,产能过剩是经济增长的长期顽疾。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96年~1999年和2005年前后,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本轮产能过剩是重工业部门的普遍过剩。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将10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而到2009年,产能过剩行业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19个。上一轮经济周期推动的扩张性投资,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表现为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目前,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不仅钢铁、水泥、汽车、纺织等传统产业,就连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对于当前的产能过剩,政策着力点绝对不是一味的放松货币或是再继续扩大投资,而是应该突出结构调整,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低谷中为下一轮发展夯实基础。同时,要努力稳定萎缩的市场需求,使行业先进生产能力能够生存。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改变对投资顶礼膜拜的路径依赖,否则,在全球需求“去杠杆化”的进程中,产能过剩将是比经济增速下滑更大的长期威胁和挑战。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