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前压低身姿--服装业:运行指标增幅下滑隐含蓄势调整
发布时间:2012-06-06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2012年一季度我国服装行业所有运行指标的增幅都在下滑,个别指标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到底暗示着什么?
都说2012年比2008年金融危机寒流袭来时还要冷,那个时候,国家在第一时间拿出来4万亿元救市、极短时间内出台了十个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配套了不计其数的投资项目。而今年,我们恐怕要独自面对来自需求、供给等方方面面的困顿。
从宏观数据推导到微观层面不难看出:
内需是未来服装产业增长的原生动力,并且必将在经济走出低谷后熠熠生辉,未来最多5年“内需红利”将得以释放,并且内需开放程度越深,行业转型步伐越快。
出口成本优势耗尽、订单加快转移的背后蕴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如果把握住中国服装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的新定位,那么未来的出口将颠覆传统意义成为参与甚至主导国际服装产业链的利益分割。
从产量增幅和投资增速感觉到的产业颓势是暂时的,也是产业调整过程中的必然或者说是必由之路,如同起跑前要压低身姿,“蓄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产业主旋律。
效益回落在需求疲弱、供给调整的产业盘整期,似乎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当经济逐步恢复,需求回暖的时候,效益的回弹要看这一时期蓄积的内力,毕竟未来我们要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手更加强大。行业必须拿出沉淀的心去筹谋未来,与其等待世事扭转,不如为此积极地做好准备。
经济周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因势而动。如果把行业的高度比作势能,那么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品牌创新为基准的转型升级则是动能,走对了方向,就能够将动能转化为势能,让行业走上新的高度。
可持续的赢利要看行业的内在质量,而不是一时的失势与得势,从长远来看,需要不断提高每一项产业要素的素质。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