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不好 订单堪忧--长三角调查:欧美环境影响 纺企创新谋出路
发布时间:2012-05-31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第111届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行。记者采访了解到,因欧美经济环境影响,前来参展的外贸企业订单堪忧。
“今年的形势依然不看好,会比去年稍微恢复。但三期开展前两天来的采购商都只是询价。”一名浙江箱包企业参展负责人表示。
广东新人类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金存告诉记者,去年以前他的公司还在国外驻点,但外部环境逼迫他撤回,“十几年来我一直帮国外客商做贴牌,像这种来料加工的模式,成本其实买卖双方早就很清楚,一件衣服就挣几块钱。”说起国外分公司撤回国内,吴金存表示,服饰门槛低,各国都有在做,金融危机前,大环境好,凭借当时的中国价格优势,以往参加一期广交会都能拿到最少不低于3000万元的订单,所以在国外设分公司方便洽谈,现在贴牌生产利润在成本高涨下几乎没有,只好撤掉。
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轻纺进出口有限公司今年参加广交会主要带来的产品是毛绒玩具和家纺。该公司总经理范斌文坦言,这一届广交会上,订单总体下降15-20%。分析原因,主要还是欧美经济大环境影响,再加上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不再。“我们公司出口欧美市场占总业务的60%-70%,自然有些影响。” 范斌文说。
“今年我们出口下滑很厉害。”顺德昌正服装有限公司何卓峰说,他们是第五次参会,但截至5月4日只做成一单生意,“只卖了5000件衫,连一届的摊位费都赚不回来。”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有所放缓,在欧盟、美国、日本3个市场所占份额分别降低了1.4%、1%和2.2%。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很多企业也已经走上了创新的道路。吴金存向记者介绍称,“目前工厂外销市场虽还是以贴牌为主,但比例降为70%,30%已经逐渐在做品牌,国内市场则主要做品牌。”吴金存还表示,“做贴牌,一年做一两个亿就已经到天花板了,但做品牌的话,没有销售上限,而且利润是贴牌的3倍至5倍。”
范斌文说,“虽然订单总体下降,但是也有个别产品增长的,比如公司的毛绒玩具。公司今年在毛绒玩具设计上,大胆采用亮色,并且融入家居实用功能。比如,玩具的外衣我们结合儿童服装的设计。对于订单转移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好准备,但无需恐慌。越南等国家虽然人力成本比我国低,但是订单大幅转移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他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这时期也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契机。”邹丽鹰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