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协会:将通过五大措施促进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2-05-17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在今天于四川成都召开的2012’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棉业愿与世界同业一起,为促进棉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第一,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保障棉花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中国国情决定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只能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技推广,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组织化进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科技对棉花生产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才能确保植棉的比较效益,实现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
第二,加大扶持力度,发挥主产区优势。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难得的宜棉地区,有相对充足的耕地资源,具备规模种植优势,又有较先进的植棉技术。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棉花产业化进程,将其建成一个稳产高产的优质棉基地,对我国这样一个纺织大国来说,是一个长久之策。
第三,提升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今年中国政府提出,要“着力解决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应着力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机采棉整体解决方案,从棉花品种、种植模式、加工工艺等多方面入手,重点在新疆棉区试点并推广,降低采摘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质量上满足纺织企业需要。
第四,创新流通方式,减少环节,降低成本。发展棉花现代物流,提高棉花流通现代化水平,对提高棉花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保障棉花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我国棉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棉花协会将加强调查研究,努力争取政策,协助政府制定棉花仓储物流发展规划,推进我国棉花流通业健康发展。
第五,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棉业已融入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棉业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下,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棉花贸易规则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一个产棉和用棉大国的行业组织,中国棉花协会有责任有义务在维护公平的国际棉花贸易秩序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会有低谷,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高潮时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低谷时应树立信心,有所作为。金融危机使棉花产业一些深层次问题得以暴露,但危中有机,抓住机遇才能推动进步,同舟共济才能谋求发展。
今年4月,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先生就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三点倡议: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是实现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第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这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大动力。第三,大力推进开放合作。这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温家宝总理的三点倡议也是棉花产业振兴的良方。中国棉花产业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还将稳步发展,其中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机遇。机遇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各国。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