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3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新模式寻新出口--纺服专业市场:下一个发展重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2-05-08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全球智慧城市与产业联盟秘书长、北京大学“智慧商城与数字贸易”课题组组长兼首席专家、北京大学EMBA特聘教授、中国服装协会市场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盟创意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阳网贸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新零批主义”开拓者、中国智慧商城开辟者、中国网络化数字贸易开创者。 
 
 
  随着网络化社会的全面到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批发市场开始向电子化和网络化、智能化迈进,“服装市场电子化”成为互联网社会背景下的新型服装采购形态。在这一阶段,互联网产业成为很多服装市场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重要引擎,电子商务模式和服务的主流模式,网络化电子商务的方式也开始广泛普及。如今,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和数字贸易等网络化应用,都已经在服装行业的很多领域得到实现。伴随着服装市场与网络的牵手,方兴未艾的中国服装网络化电子商务大潮在经历了“信息服装”、“网络服装”、“数字服装”阶段之后,已经开始向“智慧服装”的发展模式转变。就此,记者采访了著名服装市场产业研究专家胡宝钢。
  “智慧服装”以传统服装市场为基础
  服装时报:就目前而言,大家比较熟知的还是服装批发市场的B2B、B2C模式和服装品牌的线上B2C零售模式,在您看来,什么才是“智慧服装”?
  胡宝钢:“智慧服装”就是在传统服装产业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商务和电子商务等新兴科技手段,对传统服装产业进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一种嵌入和复合,就是让人与物,人的智慧与服装的智能更完美、更便捷地交流和互动,它将给传统的服装产业的传统运行模式和方式带来改变。同时,“智慧服装”本身也孕育着一批新兴业态,为中国传统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服装时报:服装市场的网络化程度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下一个发展的重点趋势是什么?
  胡宝钢: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掀起了以互联网信息为代表的服装信息化建设热潮,以建立服装网络信息的普及为主(比如中国服装网、慧聪网等),之后是大力开展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化普及为主(比如凡客诚品、淘宝商城、京东商城等),接着开始建立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网络化数字贸易平台,即服装智慧化(比如网贸港、智慧商城等),大量使用云计算、物联网和感知技术构造服装新的基础设施。上述三个阶段分别是城市信息化的1.0和2.0阶段,智慧产业与智慧商城则是服装信息化的3.0阶段。在3.0阶段,服装智慧化将实现人与物的智慧连接,即人与服装的智慧连接,并形成良好的产业与商业环境、智慧与智能环境、创意与创想环境。
  “智慧服装”的代表性特征
  服装时报:在您看来,所谓的“智慧服装”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什么?
  胡宝钢:“智慧服装”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特征:
  1.全程互联。智慧商城将借助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方式,实现“智慧服装”的全程运营和全程电子商务。 
  2.数字贸易。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环境下,不仅是单纯的商品交易,而是借助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整合服装全产业链资源,进行数字化拓展,进而实现数字贸易。   
  3.云端共享。智能传感设备将企业、园区、商城、终端、商家、商品等设施物联成网,对“智慧服装”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4.集成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传统服装产业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服装”的基础设施。   
  5.平台创新。鼓励传统服装产业在智慧产业基础设施之上进行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的创新应用,为“智慧服装”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6.协同运作。基于“智慧服装”的基础设施,传统服装产业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实现传统服装全产业链运行的最佳状态。
  服装时报:“智慧服装”所涵盖的是服装产业的哪几个层面呢?是生产、销售、还是零售终端呢?
  胡宝钢:“智慧服装”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一是服装的生产制造层面,即本质产业层面,其二是服装的流通采购层面,即相关产业层面,其三是服装的网购网贸层面,即衍生产业层面。其中,底层侧重于感知和检测,主要是指服装范围无线与有线传感网、物联网等方面的建设。顶层则是“智慧服装”的体系架构,尤其是服装智能决策平台体系架构的研究。在这一层面,要解决整个服装在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服装的“大脑中枢”。而用户层则侧重于让用户通过终端,使用“智慧服装”提供的应用和服务,其行业特点较强。
  新发展模式将为产业发展寻新出口
  服装时报:如果如您所说,“智慧服装”在今后的服装市场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其发展模式将是怎么样的?
  胡宝钢: “智慧服装”的规划与建设,首先要建立“智慧服装”的商业模式,正确理解和把握“智慧服装”与传统服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实现“智慧服装”与传统服装的融合与整合。可见,“智慧服装”不是对传统服装在设计制造、流通采购、网购网贸否定,而是对这些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复合叠加。“智慧服装”的本质就是全面整合服装产业,建立服装全产业链运营体系,通过建设“智慧服装”,实现服装产业链的短流程逆向整合。因此,“智慧服装”的商业模式为3D-C2P2B的商业模式,即通过三维复合定位和三维影像表现,借助服装终端的力量,逆向整合服装的设计创意、流通采购和生产制造,从而建立服装产业的创新模式,创造“智慧服装”的附加值。
  服装时报:当前,我国服装产业进程中正在遭受产能过剩、产型跨界、产业衍生的困扰,如出口难、销售难、招商难、运营难中各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传统服装的生产、销售、运营管理日趋复杂等。在这些方面,“智慧服装”能在产业转型和提升方面有什么推动作用?
  胡宝钢:“智慧服装”的规划与建设应重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智慧产业、智慧企业、智慧流通、智慧设计、智慧终端、智慧商铺、智能物业、智慧商家、智慧商品为代表的服装应用领域。这些与服装产业的建设水平、运营能力、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并推动传统服装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则是服装全产业链发展领域,包括“智慧服装”产业发展、传统服装产业改造与升级,选择、引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物联网核心产业、云计算相关产业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等,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等技术对传统服装产业的改造与提升,以及服装产业与相关产业、衍生产业之间的互动与促进等。
  服装时报:那么,“智慧服装”的应用与产业发展如何有机结合?如何选择“智慧服装”产业,并对传统服装产业进行有效利用?
  胡宝钢:目前,中国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处于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的十字路口,因此,制定服装产业的“十二五”规划和新的发展战略,应从更高起点和总体架构的角度进行传统服装产业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解决传统服装产业规划建设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和商业模式陈旧落后的问题;其次应重视新兴“智慧服装”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在精选的基础上进行壮大,并通过其辐射带动其他产业;最后,还应重视对传统服装终端与平台的智慧化建设与孵化,营造智慧化的服装全产业链规划与建设的环境,以及智慧化服装与企业、商业以及代理商、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服务体系和利益关系。
  总之,“智慧服装”作为一项新兴的集成性科技和复合型产业,必将为“跨界”和“混搭”时代的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突破提供新的思路和空间。“智慧服装”的建设应该突破单纯的技术主导路线,实施投资、开发、建设、定位、招商、运营、管理相融合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智慧服装”的总体发展,促进中国服装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实现中国服装走向世界的弯道超越和跨越式发展。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