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滕泰:从一件衬衫的询价之旅透视通胀

 发布时间:2012-04-11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宏观经济理论将通货膨胀分门别类,但我们却不能简单地将各种价格上涨对号入座。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通胀、通胀预期……这些高度抽象的宏观因素并不能解释通胀的全部,因为在价格形成的微观机制里,还隐藏着种种不可忽视的“玄机”。
  小江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件衬衫标价2000块,妈妈连忙摇头说太贵。江妈妈认为,衬衫的成本不过就是布料加上纽扣而已,算起来最多值200元。
  而在一家小制衣厂工作的姐姐并不同意妈妈的看法,她认为除了布料和纽扣的成本之外,还应该加上她们这些工人的工资成本,因为没有她们的缝制,布料和纽扣是不会自己变成衬衫的,所以应该值500元。
  但是在小江姐姐的老板眼中,这件衬衫可不只值500元,因为在他的工厂里,不但棉布和纽扣要钱,雇佣工人要钱,租厂房、买设备、请管理人员也需要钱,这些都应该算到衬衫的成本里去,所以衬衫应该值800元。
  中国老板眼里最羡慕的是美国品牌制造商。这个外国老头拿到工厂成衣后,只是贴个牌,转手衬衫的价格就变成了1800元,说是里面包括他的设计成本、广告费用等。有人站出来反驳说即使这样也不应该一下子从800元加到1800元。美国老板一脸严肃的说:“这个牌子就值这么多钱,这是我们百年打造的品牌价值。”
  再回到商场里那家买衬衫的店里,售货员依然坚持着2000元的要价,因为从1800到2000的差距,就是这件衬衫从工厂到商场的运费加上她做销售的工资。
  从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到生产,再到流通销售,衬衫的价格由最初成本的200元一跃增至2000元。在每一个环节,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增加,同时价格也是节节高升。
  不过,不同环节的层层加价还不是产品价格形成微观机制的全部。关键问题在于:产品价格在经过每一环节时到底会增加多少、怎么决定?
  比如,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为什么会上涨?为什么中国小工厂只能以800元把成衣卖给美国厂商,赚取微薄的利润;而美国厂商却能转手卖到1800元,获得高额利润?为什么经过流通环节,衫价格从1800元增加到2000元,而不是更高或更低?
  经济学告诉我们,各种价格的决定都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力量博弈的结果,但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因为根据竞争情况不同,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四种类型,每一类市场下的价格形成机制截然不同。当市场上不存在竞争,也就是在垄断市场上,消费者没有任何话语权,生产者对于价格和产量大权在握,这个市场就是一个垄断厂商的地盘;当市场达到完全竞争状态时,可以说是消费者统治了这个市场,生产者只能服从于市场的安排,这个时候又轮到消费者做主。
  从一件衬衫的形成过程来看,若是化纤衬衫,上游原材料石油是寡头垄断市场,若是纯棉衬衫,上游原材料农产品却类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没有品牌辨识度的衬衫生产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而存在品牌辨识度的服装市场却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在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又会面临物流因素的影响,到最终进入商场面对消费者这一最终环节,还要经历流通企业的最后一层“盘剥”。
  在每一个环节,衬衫的价格能够发生多大的变化,与其所处的市场形态(或者说经济程度)密切相关。如果每个环节都是完全竞争的,那么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会把各个环节的价格压至最低;相反,如果每个环节都是垄断的,那么厂商对价格的控制就可能使价格居高不下。
  因此,我们要解释每一个环节上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还需要从每个环节所处的市场形态找原因,或者说,从每个环节所面临的竞争程度找原因。
  英国诗人布莱克曾经写过:“一粒沙里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座天堂”,一件衬衫背后包含的,是复杂的微观价格形成机制。从200到2000的距离,是从原材料到产成品,再到终端消费的距离。只有弄清楚这段距离中的所有微观环节,我们才能算是真正打开了通货膨胀的“黑箱”。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