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精梳纺车间副主任陶海侠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精梳纺车间副主任陶海侠今年的议案是《企业发展--呼吁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她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域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作为企业一线的代表,她对此深有体会。能在企业工作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和工艺操作的,往往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因为有了他们,才解决了技术难题,才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才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说,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了大批高技能的人才,那这个企业在市场上就占居了主导地位。所以,高技能人才的拥有得到了各方面广泛关注。国家也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人才培训工程等方式来培养人才。但每年向社会输送的专业技术人才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协调。人才的短缺已制约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前途,并已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去解决上述问题。 在分析高技能人才缺乏的原因时,她谈到:一是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短缺、偏紧,自然培训方面投入不足,大规模技能大赛、外派员工学习深造的机会也少之又少。陈旧的知识已解决不了先进的设备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二是在观念上存在偏差。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较重视高校毕业生,各项待遇也都高于职技校毕业生。而在生产中去解决机械设备难题的,往往都是这些职技校动手能力较强的技工。但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精力,所作出的贡献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挫伤了职工学习技术的热情,造成了人才流失,许多企业技工人才因此而青黄不接,形成了供求分离现象。因此在对待人才方面,既要重视高校生(动脑型人才),也要重视普通职工(动手型人才)。就我们企业来说拿到等级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总人数的5%,这数字说明已不能适应企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为此,她呼吁国家出台刚性的保障措施,有条不紊地实行培养人才计划。一是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政府要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与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中小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在培训资金方面适当倾斜于改制后负担较重的老企业。二是加强宣传,改变观念。宣传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政策上要出台重视高技能人才的保障措施,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三是采取激励措施。在国家、省、市、县级要设有一个权威性考评部门。在每年参加大赛或考核中,拿到技师等级证书的要按照规范的等级标准享受政府补贴。这样可激励广大在岗的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热情,促进技术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进而促进高技能人才群体快速发展。同时,对于贡献业绩特优的高技能人才,在社会地位、薪酬福利等方面要有所考虑,让高技能人才所作出的贡献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此外,对于在企业中拥有高级技师证书,并达到一定人数的企业,国家应对企业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扶持或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高度关心、重视、培养高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