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棉副:生物科技让棉花秸秆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2012-02-29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在全国棉花主产区之一的江苏省大丰市万盈镇南首,大丰市兆丰生物科技制板厂虽然没有引人注目的华丽外表,但却有着许许多多的农民“粉丝”。 这个2009年4月才投产的生物科技企业,以消化利用棉花等作物秸秆、次小薪材,通过粉碎、烘干、施胶、铺装、热压等工艺流程加工生产成生物科技型板材,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使板材生产以作物秸秆、边材取代了原本制品,为社会节省了大量木材资源,提升了环保资源动力;另一方面棉花等硬质作物秸秆的交售,也增加了周边农户的经济收入,而棉花等秸秆的收集加工又创造了相应的就业机会。
近三年来,兆丰生物科技公司已收购本镇及邻镇以棉花秸秆为主的作物秸秆、次小薪材将近一万吨,发展代收集原材料农民经纪人、招收企业用工六十多人,支付收购资金、工人工资一千二百多万元,产品通过自营或外贸出口,成为昆山一大型包装材料企业点供企业,并通过上海、连云港等口岸远销美国、日本等国。企业则成为盐城市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丰是全国内陆地区较大的棉花传统主产区,全市镇镇种棉,常年植棉面积都在50万亩以上。尽管实行了稀植栽培,但年产棉花秸秆仍多达六十余万吨。
由于棉秆不宜还土肥田,这里的棉秆过去大多是农家优质材火而用于生活烧煮。近年来,当地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快,燃气普及迅速,所以大量棉秆成了废弃物堆于场院路畔,年头长了腐杇生霉,有碍交通、观瞻,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一道难题。万盈是大丰市产棉重镇,兆丰村六组的朱斌是个活络的人。他想,都说棉花全身都是宝,这小树似的秸秆怎么就利用不上呢?在万盈,有不少人干纺纱、织布行当,围着棉花赚钱生财,朱斌盯上了不为人所重视的棉花秆子,着手研究其作为刨花板材料的可行性。他南上北下,求助专家,通过网络研究秸秆利用的市场、技术信息。当他将棉秆清样想方设法送到设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一检验机构检验,当他得知公司送检样品获美国CAEB组织认证并标明产自大丰的棉秆中甲醇含量比国际标准还低的消息时十分激动, 并下定决心走利用棉花秸秆生产生物板材的企业之路。生物科技制板科技含量高,兆丰生物科技公司舍得投入,吸收用好产品研发、市场销售专业人才,突出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针对棉花秸秆坚硬粗糙,不宜还田且运输困难的特点,兆丰公司物色数十位农民经纪人专车上门到田收购农户棉秆,大大减轻农户运销劳动强度,公司使用工人则以本地农村农民为主。目前,兆丰生物科技板材生产日益兴旺,产品质量、销路越来越好,棉秆的利用増加了农民植棉收益,不再是影响人居环境的废弃物,兆丰生物科技公司也赢得较好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