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中纺联副会长高勇安徽调研 要求纺织业既要“拿来”更要开疆辟域

 发布时间:2012-02-23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指出,安徽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起点较高,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借助东部已经取得的成果,“为我所用”,力争在差异化、中高档领域谋求突破,开辟一片新天地。
    2月13~1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带队的调研组,在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严立鸣的陪同下,对安徽省新兴纺织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副主任吴迪,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叶戬春,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共同参加调研。 
    调研组先后来到宿松、望江,与当地企业家和产业集群主管部门进行座谈交流,并现场考察了互益纺织、锦绣经纬编、三凌制衣、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安徽舒美特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望宇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
    打工者回流,劳动力结构依然待调整 
    “近两周招工情况明显回温,今年比较特殊的是,新招入的工人有一半左右都是从沿海地区回来的熟练工。”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晓鸣说。
    春节后,宿松、望江两地的纺织企业开工状况好于预期,停工、停产属于个别现象,中小企业返工率基本良好,当地企业以雇佣本地工为主,中小企业的工资福利基本保持在2000~2200元/月。不少企业老板表示,近两年,企业工资基本保持着15%~20%的年增长率,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沿海回流的产业熟练工逐年增多。
    然而,部分沿海打工者的回流,并不能说明当地劳动力供给的全部状况。企业也对调研组表示,与安徽其他地区一样,本地劳动力数量其实并不十分充裕,回流劳动力普遍年龄层偏高,劳动生产率则相应降低,而劳动力的素质与结构,又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高勇表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中西部产业承接地的一大优势,而劳动力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也是产业承接地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要积极配合,做好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能招来人,更要留得住人。
    融资难题依旧,“撑”的阶段不消极 
    企业在座谈中谈到,目前,很多纺织企业都处在“撑”的阶段,生产不能停,库存在增加,资金链紧张,压力不言而喻。
    看好资金链成为企业的首要课题,企业融资难,尤其是融资贵问题,也是此次调研组与企业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贷款占企业流动资金的比例普遍不小,但融资无门几乎是每个纺织企业都要抱怨的话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仍是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主要渠道,但银行贷款门槛不断提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每年保持着30%~40%的增长,并会开出诸如“投资咨询费”等不知名目的收费项,对此,企业着实无奈。
    虽然困难重重,但令人庆幸的是,受访的企业家均对当下的困难保持着客观冷静、积极应对的态度,普遍表现出了极强的信心,同时,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谋求突破,已经成为企业家们的一致共识。
    例如,舒美特纤维股份有限公司锁定差异化经营,大力发展粘胶纤维,积极拓展原料来源,设立了“院士工作站”,邀请姚穆等专家院士为企业产品研发助力;互益纺织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了纺纱、织布、制衣的完整链条;望宇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对产品研发投入大额资金;江通纺织有限公司立足气流纺优势,积极谋求高端针织产品的生产研发。
    承接产业转移,要重视“成长力”建设 
    调研组在座谈中还对棉花收购价、税负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高勇在总结中表示,宿松、望江两大产业集群也在一批优秀企业的带动下,不停摸索,不断完善,加强管理,调整升级,不懈创新,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高勇强调,产业转移承接地要重视产业集群“成长力”建设,不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引导企业走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道路。安徽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且本身产业基础厚实,起点较高,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借助东部已经取得的成果“为我所用”,但更要将目光放远,把握机遇,力争在差异化、中高档领域谋求突破,开辟一片新天地。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