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棉:降价刺激成交 近月船期成焦点
发布时间:2011-12-14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受近几日ICE期货主力合约盘中跌破90美分、88美分乃至87美分数个关口的影响,外商和国内贸易商港口现货和1/2月份船期澳棉、2011/12年度印度棉S—6及少量美棉的成交相对活跃。为了赶在12月底滑准税配额和2月底1%关税配额作废前销售皮棉,某澳大利亚棉商的报价下调幅度较一些国际棉商大1-2美分/磅,因此近两日每天的签约量都达到3000多吨,而且进口商非常明确地要求货物最迟2月20日前到港。
从部分中型国际棉商的报价来看,2月份以后船期的澳棉、印度棉非常少,最长的远月合约就是2月船期,而且仅限于印度棉。某外商表示,棉商现在都在争取2月20日前出货,因为仍有一些大中型棉纺厂手中握有2011年度1%关税内配额,而印度棉从装船到抵港一般情况下15天以内就可以抵达中国主港,因此中国进口企业选择2月船期的印度棉,抓点紧仍能保证进口企业在2月底前通关。13日,某国际棉商2011/12年度印度棉S-61—5/32″的报价为91.5美分/磅,虽然港口已有89-90美分/磅的报价,但几家大型棉商认为低价棉花很可能并非S-6或掺杂使假比较重(短纤多),建议国内进口企业要先到港口看货,不能图便宜。
目前,签订远月美棉、澳棉和西非棉进口合同的主要是一些大中型棉纺织企业或与棉花贸易企业联合低价抢收,提前预支2012年度1%关税配额,中小贸易商或棉纺厂则非常谨慎,担心被2012年度棉花进口配额束缚住手脚。据悉,由于目前内外棉价差已经达到3000-4000元/吨,全球大宗农产品面临一波比较强的超跌回调,近几日一些国际棉商已在ICE期货平空翻多,85美分很可能要成为多头力量争夺的焦点。某外商表示,由于东南亚、孟加拉国等国的需求非常疲软,只有中国市场“风景独好”,中国的收储政策给予外棉短期涌入国内市场的机会。
13日,青岛港某国内贸易商2011/12年度印度棉S-6现货报价为17700元/吨(已通关),最低已有17500元/吨的净重提货价,但一些国内用棉企业取样后认为,11月底和12月初到港的印度棉大多数都不是S-6,至少不是纯S-6,棉花不仅黄染多,短纤多,杂质多,而且马值和强力都与S-6有一定差距。部分小棉商或国际棉商用J-34或其它品种棉花冒充S-6交货。某用棉企表示,今年巴西、阿根廷和西班牙的棉花较印度、巴基斯坦、西非或中亚棉在品质上的优势要突出一些,报价较印度棉仅稍高一些,因此建议国内棉纺厂适当看货采购。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