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8

分类导航
原料信息

北疆棉花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1-09-21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9月8日,记者开始了为期10天北疆棉花市场的调研,调研从老棉区沙湾县柳毛湾镇开始,从地方到兵团,从种植大户到政府涉棉管理部门,记者约谈了近50人。 

  之所以开展北疆棉花调研,主要是因为参加了8月12日—13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2011新疆棉花形势分析会暨购销洽谈会”。棉花市场棉价的突变让参会的300多家涉棉企业心情十分沉重,不少人预测:随着棉花价格的剧烈波动,新疆将迎来一场棉花市场的暴风骤雨。2011年,新疆新棉上市或将又一次遭遇卖棉难。 

  事情果真如此吗?今年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到底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呢? 

  北疆籽棉收购价将在8.5元到9.5元之间展开一场拉锯战 

  9月15日,北疆地区天气晴好,棉农开始大量采摘籽棉,乌苏、奎屯、独山子等地的棉花加工企业纷纷开秤收购,其中229级籽棉收购价格8.8元/公斤,最高价在9.0元/公斤。据不完全统计,北疆棉企当日累计收购籽棉在20 -100吨;东疆和南疆收购价格在8.9元/公斤,最高价在8.9元—10元/公斤。15日,北疆地区棉贩上门收购价格在8.5元/公斤。 

  多年在新疆收购棉花的山东棉商黄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收购籽棉利润在100-200元/吨。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北疆多数棉花加工厂收购意愿不强,他们普遍认为按收储价计算出的指导价格偏高,而棉农对新棉的心理预期价格在9.0元/公斤以上,因此实际交售数量并不多。 

  与此同时,北疆地区皮棉现货市场成交依然低迷,纺织企业对高等级皮棉采购较多,平均价格在19000元/吨左右,4级、5级及以下等级的皮棉成交量极少。棉副产品价格保持稳定,3级棉油报价在9.1元/公斤,沙湾地区实际成交价格在8.9元/公斤,沙湾以西地区实际成交价格在8.55元/公斤,市场总体成交清淡;昌吉回族自治州实际成交价格在9.0元/公斤,市场整体成交清淡;40%蛋白棉粕报价在1.70-1.75元/公斤;二三类棉短绒报价上涨至6元/公斤,实际成交价格在5.8元/公斤左右;棉籽成交价格1.8元/公斤(含油14%以上),质量较差的在1.8元/公斤以下。 

  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北疆棉价发生了两次大的波动。 

  棉花市场就像“过山车”。2010年8月-11月间的涨幅竟然超过70%,从不足20000元/吨火速拉升到34000元/吨以上。业内人士说,这种棉价的疯狂上涨“几十年难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棉价“兴奋剂”的效应渐渐淡去,北疆棉农的理性也慢慢回归。 

  沙湾县柳毛湾镇柳毛湾村棉农周立海是当地有名的种棉大户,去年、今年他种了400多亩棉花,收获颇丰,但他很冷静。 

  “去年底、今年初的棉价很不正常,这种价格的突然变化,我们虽然狠狠捞了一笔,但从长远看,说不定还不是件好事,物极必反,搞得不好,对棉花市场是个伤害,所以,今年我不敢大规模增加种植面积。”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般情况,种棉大户大多头脑冷静,相比而言,一些去年小规模种棉的农户今年却在种植面积上狠做文章,千方百计增加棉花种植面积。据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lO年全疆棉花播种面积2190.9万亩,增幅3.64%;而今年全疆棉花种植面积2384万亩(地方1621万亩),同比增长12.5%。去年全疆棉花总产量248万吨,减幅1.6%;而今年预计产量将达300万吨,增产20%,恢复到2009年的产量水平。 

  这不难看出,2010年是量减价增,2011年量增价减,这一增一减之间,棉花市场的变化可想而知。调查中记者发现,现在北疆几乎所有的棉农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好在去年新疆的棉花已销售得差不多。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截至2011年8月31日,全区累计收购皮棉253.52万吨,另据自治区经信委运行局统计:截至8月31日,乌鲁木齐铁路局共发运出疆棉花近232万吨。 

  尽管这样,今年北疆地区卖棉难的迹象已经显现。从玛纳斯、石河子到沙湾,首先是收购棉花的游资明显减少;其次是加工企业和棉商收棉的人为抽检标准普遍提高,今年水分含量超标和质量不达标的棉花将很难像去年一样高价卖出。 

  “不过,也不要特别担心,现在国家对新疆棉花的收储价19800元(对应的籽棉价8.5元/公斤左右)已经出炉,按此价托底收购,会给棉农吃一颗定心丸,从而间接确定了2011年度棉花价格的底线。考虑到当前棉花产业资金面和政策面的利空,2011年度棉花价格的上行空间将十分有限,可以肯定地说,2011年度棉价上限不会超过25000元。”兵团棉麻公司总经理梁东亚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由此可见,北疆籽棉的收购价将会在8.5元到9.5元之间展开一场拉锯战。 

  今年棉花增产不增收已成定局 

  沙湾棉农常学开今年种了200多亩棉花,9月10日,愁眉苦脸的他对记者说,他现在是愁上加愁,连续一周去劳务市场都找不到拾花工,听说棉花收购价还要降。 

    不过,今年北疆棉花丰收已成定局。新疆农垦科学院副所长林海总结了今年北疆棉花丰收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天气好,积温高;二是水情好,灌溉充足;三是病害偏轻,三虫(蚜虫、棉铃虫、红蜘蛛)两病(枯萎病、黄萎病)采取“点治”和统防统治的效果好;四是灾害轻,绝收面积少。 

  9月11日,地处北疆的昌吉州呼图壁县的棉花种植户吕勇军家迎来了10几位从老家甘肃远道而来的拾花工。经过两天的火车奔波,拾花工们在领头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吕勇军家。 

  吕勇军一家承包了200多亩棉花地,今年棉花长势又好,从8月初,如何找到拾花工帮助完成采摘收获任务成了他最关心的事。 

  “拾花工一到,心就放下了。”吕勇军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今年的工钱出现了普涨行情,大概高于往年30%左右。以他家为例,每公斤籽棉的工钱在2元左右,另外还包吃包住,报销来回路费。 

  相比而言,吕勇军给的工钱并不算高,种棉大户周立海开出的平均工钱是每公斤2.2元,包吃包住,除报销来回路费外,每人回家还要送一套新的棉被。拾花工采摘1公斤棉花他需要支出2.6元。今年他家棉花丰收,每亩单产350公斤,他家棉花每亩的采摘成本支出就达910元。 

  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棉花采摘成本是北疆棉花种植大户成本的最大开支,约占总成本近三分之一。周立海给记者列出了他种的400多亩棉花地具体的成本开支清单:按每亩计算,水费90元,犁、爬、种、播100元,生产资料(种子、地膜、滴灌带)400元,农药70元,田管150元,采摘910元,土地承包费50元,合计每亩成本1770元。 

  周立海说,好在土地是自己垦荒地,承包费低,按沙湾的行情,种植大户的亩承包费支出平均是280元左右,如果按此承包费计算,他家的400亩棉花亩成本要达2000元。 

  根据调查数据的平均值,记者制作了北疆棉花生产成本表和北疆棉花成本、产值和收益预测表。(如下)。 

  北疆棉花生产成本表 

  项目 总成本   田管费用   生产费用   收获成本     承包费 

  地方 1650~1800  210~250   550~700   600~800    50~400 

  兵团 1850~1950 260~300   650~800   600~800     150~400 

  北疆棉花成本、产值和收益预测表 

  项目 2011年 2010年 同比增减率% 

   全疆   地方   兵团    北疆     地方   兵团 

  籽棉产量310    280    330     265     245        285     16.7 

  收购价  8.8  8.8     8.3    10.36 10.63    9.85     -17.7 

  成本 1800 1700   1900   1500 1280    1580      17.4 

  产值 2728 2464   2739    2745    2604      2810  - 0.9 

  收益 928     764        839    1247   1324    1223       -22.8 

  说明:此表是记者根据去年棉协年报和调查的平均值制作 

  棉农想方设法谋求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来应对棉花市场价格突变(小标题) 

   从上述表格不难看出,北疆地区现在种植棉花的最大成本支出是收获劳务成本。记者调查发现,北疆棉农正想方设法通过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来应对棉花市场风险。 

  北疆棉农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大规模推广机采棉和大型农机具,提高劳动生产力;二是推广新的棉花高产品种;三是推广节水灌溉和精量播种等一些先进植棉技术和模式。 

  早早就感受到收获成本将大幅增加的沙湾棉农常学开为了降低成本支出,今年将自己种植的200多亩棉花,一半改成机采棉模式。正常状态,一台采棉机日采收籽棉相当于500个人的劳动量,每亩可降低综合成本200多元人民币,其中,与人工采摘比较,植棉户每亩可降低成本近200元。常学开说,大规模种植棉花,机采棉是必由之路。 

  沙湾县柳毛湾镇农机站站长郑凯军告诉记者,眼下推广大型农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棉农的最佳选择。 

  目前新疆采棉机保有量近900台,其中兵团800多台,地方近100台。2011年,兵团计划机采棉面积将达到一半以上,即350万亩,许多团场100%实行机采,不再雇一个拾花工;自治区计划棉花机械化收获水平要达到2%。仅沙湾县今年就购进新的采棉机65台。 

  从昌吉到乌苏,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农业主管部门领导还是广大棉农,成本意识之强前所未有。以前记者采访,棉农不会将自己的劳动计入成本,现在不一样了,大部分的棉农都会将自己家的劳动计入成本。 

  一位乡镇农技站站长说,除此之外,广大棉农还强烈地意识到提高单产,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是应对棉价剧烈波动和市场风险的必由之路。怎样提高单产?采访中几乎所有的棉农告诉记者,只有采用新种植模式和技术,推广棉花新品种来实现。 

   未来10年北疆棉花生产将由小规模向集约化发展 

  记者此次北疆棉花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现阶段北疆棉农的年龄结构。这项内容以往的棉花产业调查很难涉及,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中,人是最重要的,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出发前,记者制作了一个详细的表格,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共发放调查表24份,调查以村为单位,呼图壁、玛纳斯、沙湾三县各随机抽8个自然村。调查对象主要是地方上的棉农,没有涉及到兵团。因为兵团的集约化程度已相当高,六统一在兵团已普遍实行;而地方上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制约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以沙湾县板桥村为例,村长吕大付告诉记者,板桥村全村耕地面积4000多亩,主要种植棉花,人口407人,60岁以上的老人61人,学生126人,22岁—35岁年龄段的从事棉花生产的只有8人,绝大部分棉农在40岁到60岁之间,其中50岁到60岁的棉农达70余人。 

  35岁的棉花种植大户王建兵同时也是农机大户,对种棉花,他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400多亩棉花,除了采摘外,几乎所有的田管都已经实现机械化了。 

  “如果让我种,全村4000多亩地,我们两三个人就能种,没有必要那么多人来种。” 

  从现在的情况看,未来10年,又有近30%的棉农将退出棉花生产,土地流转速度将会加快,新疆棉花生产从小规模经营到集约化经营将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 

  棉农大都有“三盼” 

  北疆棉农眼下的基本想法也是记者这次调研的主要内容。为了节约时间,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设定了有关棉价、信息服务等六大问题。几乎所有的受访棉农选择下列三项:一是期盼棉价不要剧烈波动,希望棉价平稳提升;二是希望得到有关棉花产业的预期研究和相关信息服务;三是希望政府引导推广大型农机等棉花生产过程的配套服务。 

  据了解,国家已出台相关规定,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执行期间,当监测的棉价连续5个工作日低于收储价时,由中储棉总公司启动收储预案。收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全国棉花收储交易系统收购。 

  棉农彭邓平说:“我家有60多亩地,种棉花、种打瓜、还是种西红柿,我们很难决定,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给我们一些信息提示,我们就不必每年为种什么发愁了。” 

  现在看来,加大棉花产业的预期研究和推广棉花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加快棉花产业的配套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涉棉产业管理部门的一大课题。 

  棉花产业链的主要信息首先是从终端服装销售商开始,他们从消费者那里获得第一手最新的需求信息并加以总结,后反馈给邻环:服装厂,向其发出订单信息,服装厂再向上游的棉纺厂发送棉布的订购信息,棉纺厂根据所要生产的棉布类型向农场或植棉基地发出原棉品质、数量等需求信息,棉农再向种子公司发出所需棉种的信息,这样信息就通过产业链逆向到达链的上游。如果我们棉花产业整链能打造一个这样的信息平台,链条的参与主体就能完全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各自的生产,与此同时,就能给我们的广大棉农一个主体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现在棉农的弱势地位。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