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破解制造业困局
发布时间:2011-07-16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今年以来,国内的纺织服装企业普遍受到了用工荒、电荒和钱荒这“三荒”问题的困扰,再加上企业所处的原材料成本上升、经营成本高企的时期,以加工制造为主的生产型企业在“三荒两高”的残酷现实下,可以说已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艰难程度表现得尤为突出。研究温州经济模式的专家认为,“三荒两高”一方面很有可能将残酷地淘汰温州的低端制造业,另一方面这一趋势也会加速推动温州经济模式发生变革。根据上述判断,有研究者称,如果这种变革能对温州特殊的金融环境进行规范和改善,“去制造业”未尝不可。
在广东,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加工制造业同样遭遇了“三荒两高”的困局。“三荒两高”直接造成企业运营的各项成本大幅提高,这意味着加工型企业将在“高成本”运营的环境下,被迫压缩更多的利润。对于本身就要依靠大量现金流运作的企业而言,这无异于把他们逼上了绝路。
从沿海地区遭遇“三荒两高”的影响来看,企业破解困境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有一种共识是存在的:当地产业界并没有打算放弃纺织服装或其他的加工制造业。
在沿海地区,尤其是纺织服装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集群地,早期的制造业扩张吸引了大批外商投资和外来民工,这一度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但在今天,很多研究人士或地方官员对纺织服装在内的制造业抱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纺织服装对经济的贡献率远不及机械装备及电子加工贸易。在思考这种思想的根源之前,有必要回看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想当初正是在纺织服装产业的推动下,“中国制造”才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今,企业遭遇的困境不亚于金融危机时期,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大势之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是必然的。但面对困境,“去制造业未尝不可”的观点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产业转型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制造业转型和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在“三荒两高”时期,制造业转型更需要相关机构的大力扶持,产业转型和放弃产业并非同一概念。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