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效应
发布时间:2010-09-18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近几个月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增速逐渐放缓。9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升69个基点至6.7181,这也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低。自9月10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累计飙升636个基点。而不少机构预测,未来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有望延续。
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而纺织服装作为对外依存度极高的行业,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比较敏感,尤其是行业内大量存在的中小纺企,由于缺乏议价能力,所能容忍的升值幅度较小,因此整个行业的出口将受到升值的不利影响。业内还普遍预计,今年四季度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复苏步伐将有所减慢。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在需求回升、价格上涨的推动下,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较高的增速。前8个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298.04亿美元,同比增长23.75%。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495.15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802.89亿美元,增速分别为32.29%和19.02%。尽管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预计将放缓,但不会改变行业的总体复苏的趋势。
人民币的升值随之而来带来了纺织行业的涨价潮。“涨价”是今年服装行业的焦点关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抬头到后来涨“疯”了的棉花、年初开始跟着涨的化纤,到已经跟上节拍的棉纱、早早做好涨价准备的面料企业,服装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都不得不搭乘上了“涨价”的车。
在上半年的企业财报上显示部分成品企业交出的涨价单,再次证实涨价潮已经波及到终端。特步半年报显示:服装类产品平均售价增加13.9%;安踏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服装类产品售价提高了7.1%;李宁公司在今年6月也宣布,今年第四季度服装产品零售价提高了17.9%。而几乎所有国内一线服装品牌也或公开或私下地表示正在酝酿提价。雅戈尔公司曾对外公布,今年推出的新品均价提升15%~16%;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很早就预期,服装业龙头企业提价潮的整体涨幅将超过10%以上;利郎、劲霸均有高层承认已经涨价。
笔者认为,涨价潮的到来由多因素促成,其中,人民币升值,上游成本压力和工人工资提高成为这次风暴的主要原因。
TBS信息中心:小章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