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0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服装品牌:竞争,从“发现对手”到“联手共生”

 发布时间:2010-09-08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有一个笑话这样讲:两个猎人用光了枪里的子弹,坐在那里休息。这时,二人发现他们被一只老虎盯上了,准备逃跑。当猎人甲已经开始跑了,却看见乙还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鞋,就生气地嘲笑他:“难道你穿上鞋就能跑过老虎了吗?”乙淡定地说:“跑不过,但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冷”过之后,我们不妨思索---生存的道理有时候比想象得还要简单---只需发现谁是真正的对手。服装品牌企业无不意识到当下竞争的激烈,在这种既定格局下,发现对手、认清对手,以己之长应对市场变化,才是品牌常青,得以行远之道。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CHIC2011将主题定为“发现”。 
  另一方面,与“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生存模式不同,众品牌在市场大环境中,有着自身的“生态系统”。因此,建立优势互补的和谐共生关系,变“对手”为“联手”,则是更高层次的发展境界---笑话中的甲乙猎人通过共同克敌,一起虎口脱险,岂不是完美结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是现代生物学中进化的原则。 
  不同物种之间,要靠自身的生存能力来决定食物链上的排位,比如羚羊和狮子,但如果是一群羚羊遭遇狮子,那么谁越早发现狮子,谁逃脱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将同伴甩在后面才有可能得以幸存---当同级生物群体共同面对更高一级的生物,它们的对手其实是同伴彼此。作为品牌,想要常青的思路可能只是:发现对手,先于对手奔跑,不断强大自己的奔跑能力,这样才有机会进化到更高的层次。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告诉我们“全球化已经进入3.0时代”。即,“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就是,对手已经不仅仅限于周边,而是来自更多的地方。 
  当百货店的“金角银边”被那些标着洋文的各色品牌占据,本土品牌会不会在还没弄懂其读音的时候就败下阵来?之所以服装商品在百货店里“疯狂打折”的行为愈演愈烈,就是因为一些原本不被我们所注意的对手,正从四面八方成长起来---你有没有碰到过如下情形? 
  发现隐藏在各个角落的对手 
  原本是不同品类的经营者挤上了同一条车道 
  “波司登”这3个字对于国人来讲耳熟能详,当大多数消费者还将其与羽绒服挂钩的时候,这个品牌的内涵已经在悄悄延展---波司登男装、时尚女装在近几年相继孵化,其利用羽绒服打开的强大通路,成就了一种模式快速复制。 
  品牌延伸,这个已经有点过时的话题又重新变成业内人士的谈资。当ochirly的橱窗里多了很多儿童模特以及和穿着时髦女模特风格合拍的亲子装,那些童装品牌一定会担心“80后”母亲这一“优质”消费群体就这样被夺走---因为,她们可能是穿着ochirly度过青春时代的。 
  内衣专家“爱慕”延伸到了家居服、家纺产品;“纳帕佳”延伸出少淑品牌;羊绒品牌细分出莲裳女装系列……所有的品牌都想让自己的忠实消费者买得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儿。在这种愿景的激励下,第一步要争取女性消费者,一旦形成信任,就不遗余力地将她给老公、给孩子的花费都一并争取,将自己的品牌logo布满在其VIP顾客的房间里面。 
  试想,当一个女性同时看中了两个品牌的产品,而其中一个品牌可以提供与之相配的“宝宝装”,而另一个没有,她选哪一个品牌的几率大呢?这种选择背后其实形成了两种竞争关系:一是女装与女装的竞争;二是女装提供的童装系列与其他童装品牌形成的竞争。 
  其他行业跨界投资 
  统计数据显示,纺织服装业利润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较好的行业景气度。在经历了产业化、品牌化的改造后,中国服装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二三线城市的迅速崛起,更为广阔的潜在市场将被开发出来。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趋于成熟与理性,服装业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投资前景被看好。 
  有实力的上游纺织企业创品牌自然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江苏阳光、浙江达利、山东南山、江苏黑牡丹集团等纺织名企已推出自有品牌多年;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引进巴黎时尚女装品牌VIVA VOCE等等。 
  五粮液集团大力推出泰奥菲尔Théophile品牌女装曾掀起业界一阵热议。且不探讨其经营得如何,这是一个信号:在国家抑制产能过剩、收紧一些产业的投资和控制粗放经营的政策下,且地产和股市预期尚未明朗,一些“热钱”会不会从金融领域转移到传统民生行业的实业投资上来?都说服装门槛低,各种风投和资本运作的热情会不会因此高涨? 
  商业链条中的合作者成为同身份的竞争者 
  深圳市粉蓝衣橱服饰有限公司从4年前创业时的12个人,到今天已经拥有560多名员工和两个主力品牌。董事长李飞跃从前的身份是有着6年服装经销经验的代理商,最多的时候经营27家直营店,有30多个客户,而从代理商到品牌商的角色转换也不过5年,就实现了100家直营店,260多家加盟店的渠道规模,以及去年全年152%的增长速度。
  另一个案例是开创了LIU’ES女装品牌的刘世文,在担任广州莱姿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之前,他是香港亿宝集团旗下品牌的内地总代理。从终端零售到总代理再到研发创牌,刘世文也走出了一条经销商变身品牌商的转型之路。他表示,总代理的身份帮他积累了很多经验,扎实地沉淀了很多基础。面对内销市场的升级和放大,他对自己转型之路很有信心且十分坚定。 
  以上两个个案证明,在“渠道为王”的今天,拥有终端通路的经营者由于具有一线销售经验和市场信息,非常容易把握品牌的定位,只要抓住品牌运作哑铃的两端---设计和销售,再加上稳定的供应体系和团队,创立品牌对于他们来说并非遥不可及。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代理商都能够成功,但至少在一个侧面反映了由于身份的转变,很可能原来的合作者也将走到竞争对手的队伍当中,也许就是现在身边的人。品牌商有没有做好发现的准备呢? 
  其他经营模式挤占传统品牌空间 
  毋庸赘言,电子商务的崛起有目共睹,一大批依存于网络销售的服装品牌应运而生,不论是擅长“病毒式”营销的凡客;还是声称“网络也能卖出高价”的玛莎·玛索;或者做专有品类的内衣品牌兰缪和梦芭莎,通过另一个渠道大举侵占市场份额的他们,认为网络上完全能够产生“销售额超过100亿的大公司”,销售量令传统品牌唏嘘不已。 
  堪比现实百货业态的的网上B2C时尚百货店麦网,从邮购模式突围,华丽变身为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购物网站,在线特价销售超过60万种时尚百货商品,包括女装、内衣、童装、配饰、化妆品、玩具、母婴、家居品等各类生活用品,力图用“时尚、独特、超值”来赢得更多消费者。 
  这些新兴的商业模式和渠道正在重新构建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购物方式,尽管定位各有不同,目前还没有什么明显的“正面冲突”,但难说以后不会为“食物链上的地位”发生争执。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些对手,品牌企业是否也在发现并默默关注?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