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7282

分类导航
中华传统节日--七夕

七夕节的习俗——穿针乞巧

 2016-08-06  TBS信息中心

  七夕节的习俗——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 “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 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 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节的习俗——穿针乞巧

  七夕穿针习俗从南朝就开始盛行了。穿针分为两种,一种是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是在七夕的中午将针投入水面,观察针影的形状,以卜女红之巧拙,称为浮针、投针。河南开封地区《祥符县志》曾记载相当有趣的习俗。

  七月七日之午,妇女多乞巧。以碗贮水曝烈日中,顷之水膜凝面,举绣针投之则浮,谛视水底针影,有云成物花鸟之影者为上,有成剪刀牙尺之影者为次,谓乞得巧,女伴相贺;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矢则拙矣,幼女尤忌,或至垂涕泣,其母每曲慰之。

  这不仅使我们了解何谓得巧,也仿佛看到一群女性相与嬉戏,幼女的天真、母亲的慈爱,尤其彰显这一习俗的女性特色。

  南朝七夕穿针系在月下行之,后代的浮针、投针也有在月光下进行的,但似乎有演变为日午行之,就太阳光的投影观察的趋势。早先的月下穿针,尚有穿五孔 针、七孔针、九孔针的传说,可说充满了竞技的意味,将女红才艺与游戏化的竞赛结合在一起,因此而得“巧”,颇为“实至名归”。而后代的浮针、投针,则近似 占卜的行为,完全靠运气来判定是否得“巧”,游戏的意味更浓厚,也难怪少不更事的小女孩会因此而患得患失。

联系我们
本期责任编辑:严小姐
联系电话:0575-85751718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快速和我们取得联系,获得 帮助!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