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中国进口棉花16.28万吨,环比上月下降10.64%,同比下降5.35%。2022年1-6月累计进口棉花113.53万吨,同比下降26.59%。棉花进口到港数量减少,港口库存也降至处于近3年来中低区间,加之通关成本高企,可交易进口棉数量减少,外棉贸易商话语权有所增强。
根据青岛港、张家港部分涉棉外商、进口商反馈,目前进口棉基差高企,无论售卖方,还是采购方都面临操作困难。部分美棉基差已经调高至5500元/吨,这是国内棉花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按当前郑棉CF2209合约计算,现货价格基本处于20500元/吨,但真正能接受此价格的纺纱企业基本没有。
为什么港口棉企没有降价出货的意愿?由此笔者咨询多家贸易企业,反馈情况差异不大,大多表示虽然近期国内总体需求不佳,但自欧美抵制新疆棉及棉制品出口依赖,国内出口型企业原料采购都转向进口棉,另外现在港口中小型企业持货数量普遍较少,叠加进口成本高企背景下,港口棉商对进口棉惜售挺价的态度有所增强。
自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外棉花价格持续走强,内外棉价差出现严重倒挂,理论来讲,纺织企业对外棉需求将大幅削减,但因国内出口纺织品服装仍占较高比例,部分外贸企业只能压缩利润,高价接单外棉,以此来稳定短期生产。若金九银十需求顺利恢复,预计进口棉市场或率先迎来采购热潮。
找纱、找丝就找我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