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的一个特征,是现货价格在低位徘徊,而且徘徊的周期相对较长,在半年至一年左右。下图是2005年1月4日至2016年8月5日,国内PTA现货价格走势图,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上图是我们第一部分内容的总结。主要就是针对于现货商如何进行点价交易的流程图。第一部,无论是卖空套保还是期现套利,只有当远月升水扩大,基差走弱,这个行动才能开始。期货一旦变成贴水结构,那样模式就会发生改变。就如同塑料pp那样。
当期货升水扩大后,现货商就可以以期货盘面加升贴水的形式进行点价,来卖远期的现货。然后,当现货交割之后,重新进行仓单的注册,这样就表现出期货仓单量增大的情况。此外,整个面前PTA近远月期货持仓很大,主要是由于目前做近远月套利的资金量很大,这也是导致目前期货多个合约持仓大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在期货升水比较大的情况,贸易商会进行正套,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正套的风险相对较小。而期货仓单量增加,远月合约临近交割逐渐变成近月的时候,基差相对走强,这时候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回归,现货相对抗跌,然后期货的跌幅相对较大,加速向现货价格靠拢。
在这个过程中,期货的升水不断缩小,这个时候做正套的套利商逐渐平仓,现货商可以做一个仓单回购的交易,即平掉卖空套保单,把仓单注销掉转成现货卖掉。而在近月合约基差走强的时候,远月合约的升水又将扩大,在这种情况下,现货商又可进行新的循环操作,我们看到目前1月合约的基差接近100元,这样现货商可以在市场中进行买现货抛一月的操作。
综上所示,只要价差结构持续保持升水,现货商这种循环的做法或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是导致市场环境持续保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交易过程中,现货商赚到了追涨杀跌的投机资金的钱,在这种行情走势中,追涨杀跌的行为亏损相对严重。
PTA后市基本面分析 下面,我们对后市的基本面做一个梳理分析,我们主要从7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关于PTA的产能过剩,这个是市场最关注的事情。而PTA产能过剩到什么程度,这个需要进行探讨。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到15年底,国内PTA的总产能达到4693万吨,今年3月15日汉邦220万吨投产,晟达100万吨也建成但是未投产,如果加上这几个新增产能,目前国内名义上PTA产能在5013万吨。
而下游聚酯行业总产量只有4600万吨,从绝对数值上,PTA的产能处于绝对过剩的状态。而化学反应之间,需要一定的比例系数取配。生产1吨聚酯需要0.86吨PTA,所以名义上,PTA的产能要低于聚酯,或者聚酯名义产能高于PTA名义产能16%,两者才能达到静态平衡。
我们知道,名义产能并不代表有效产能。而我们知道,从去年开始,翔鹭和远东的PTA装置都已经停止,加上一些成本较高的小产能长期停产,到目前为止,长期闲置的产能达到了1365万吨。
从目前来看,PTA有效产能过剩大约10%左右。而目前,我国PTA产能利用达到100%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算下来,整个行业有效产能利用率在90%左右,这与下游聚酯的需求量基本保持平衡状态。
所以,我们对于PTA有效产能的定性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过剩。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这要考虑到下游聚酯的开工情况。但是从目前阶段来看,并没有出现明显过剩的情况。如图所示,PTA的开工率减去聚酯开工率一直维持在负值,即使在聚酯开工相对较低的季节,PTA的开工率也出现的下降,差值仍然保持在复制,因此我们认为,当期PTA的供需仍维持在平衡状态。
考量整个供需强弱最显性的指标是库存。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7月末,总社会库存为149万吨,低于2015年同期的190余万吨,下降约50万吨。今年PTA库存消费比,从3月份到现在都处在持续下降的过程。
下面,我们看到导致社会库存显性化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比较显性化的数据。截至8月5日,PTA仓单加预报为84.38万吨,较15年增加24.91万吨,目前期货库存占整个社会库存比例为56.63%。这为前面定性的PTA期货仓单导致社会库存的显性化做了最权威的注释。
我们再来关注PTA的隐形库存,今年PTA隐形库存相对较大,而隐形库存主要的PTA工厂的产品库存,而下游聚酯工厂的原料库存。这是构成隐形库存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到,目前现货市场的库存比例是相对较低的,一旦在现货市场有补库需求,期货库存的下降就是相对明显的。
另外,今年整个聚酯产品库存水平也相对偏低。后期如果市场有明显的利多因素,一定会落到PTA供给收缩,而期货库存的补库需求将会爆发。
下面,我们评估一下8-10月份PTA的供应变化。因为G20而检修的装置目前还没反映出来,但是在8月底9月初很多装置已经开始预报检修,这是例行检修的情况。逸盛宁波和台化目前还没有停产检修计划,而恒力大连的装置从去年开始预计每年在8-11月份进行轮换检修。今年的情况应该也是如此。
按照最保守的情况去估计,把逸胜,恒力等不确定性的检修剔除掉。整个8-9月,PTA的供应会减少13万吨,10月份,PTA的供应会增加,这期间,如果不确定性的检修预期兑现,这对PTA的供给将是明显的利多。
前面,我们从供应的角度对后市做了预估,再来看一下下游聚酯的情况,这是PTA最直接的消费需求,G20会议会直接影响下游聚酯的需求。它主要影响的聚酯产能集中在绍兴和萧山,而聚酯的产能开工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1,2月份,7,8月份基本上都是最低的水平,此后会出现回升。从今年的情况来看,1-7月份开工情况是前低后高,1-6月份聚酯产量同比增速为1.3%,消费增速大概是3.2%。G20峰会主要影响的聚酯产能,折算成PTA的需求是30万吨,而在9月中旬G20结束以后,聚酯产能预计会开始复工,PTA的需求会出现恢复。
另外一点,现在聚酯产品库存相对较低,一旦后市有风吹草动的话,聚酯工厂补库的需求会比较强劲,按最保守的角度去估计,如果PTA持续阴跌,对聚酯工厂买入期货的吸引力相对较大。
另外一点利多是,今年新增聚酯产能集中在8-12月份投产,所以对PTA需求是利好的。统计下来,聚酯新产能今年预计有373万吨,而已投产项目共计88万吨,剩余部分预计在8-12月份投产,但也不排除有部分逾期的情况出现。
目前终端需求相对较弱,没有亮点。虽然聚酯是PTA的直接需求端,但我们应该考量一下下游终端纺织产业对聚酯的需求情况,而从上图数据中我们看到,总体上,终端防止的需求偏弱,没有亮点。
从内需和出口来看,数据相对较差。国内纺织服装销售额增速明显回落,1-6月份同比增速7%,创了2002年以来新低,这和国内宏观经济下行是同步的。虽然内需的增速在回落,但仍维持正值,而服装出口增速方面,今年以来更差,基本保持负值,6月份的数据为全年最差。
从服装销售等终端,这部分对于PTA是明显的利空,但是这个影响是偏中期的,从中期来看,终端数据的弱势会极大的影响PTA的上行空间。
从成本和PX的角度来评估一下PTA的市场环境。PTA的加工费,一直保持在低位徘徊,2015年以来,PTA现货加工费已经被长时间压低至400-500元区间内,但是300元附近PTA加工费又很强的支撑,下方空间非常有限。
从PX市场来看,8-10月份PX的开工也是先抑后扬的情况,因为浙江地区PX的开工率也收到G20会议的影响。中国以外,亚洲其他地区PX开工呈高位回落的趋势。总体来看,8月份亚洲PX市场略有剩余,9月份出于平衡位置,10月份小幅去库存,而11月份供应宽松。总体来看,亚洲PX市场后期维持中性偏稳的状态。